陳淮沁(右)從尚達曼手中接獲獎狀,左為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總裁伍偉豪。(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因母親心臟驟停而選擇專攻心臟科,心臟顧問醫生陳淮沁30多年來細數完成過1萬1000多個心臟手術。他坦言「既然救不了媽媽,那我可以救別人」,更因這些年來的貢獻獲頒卓越領袖超級巨星獎。
新加坡國大心臟中心高級顧問醫生陳淮沁教授(62歲)從醫37年。他此前也曾獲頒該國衛生部國家卓越醫生獎、新加坡心臟協會終身成就獎等。
陳淮沁告訴《新明日報》記者,這個獎項不僅是個人榮譽,也需要團隊上下的共同努力。
談及為何會專研心臟科,陳淮沁憶述自己人生最大的痛點,就是母親在1990年因心臟病在家中猝死。
「當時回到家發現她倒在地上,這對我而言是我人生中很大的震撼,也是非常大的遺憾,因為她沒有機會看到我的成就。但是我把它轉換成動力,救不了自己的媽媽,但我可以救成千上萬的人。」
秉持「堅持初心,方得始終」這個座右銘,陳淮沁多年來已完成超過1萬1000項手術,在科研上也取得顯著成就。
他在2007年與團隊展開臨床改進計劃,將病患從踏入急診部門到動脈打通的時間縮短約六成,從110分鐘降至45分鐘,遠超國際標準的90分鐘,使病患能及時獲救。
陳淮沁說,改進計劃包括讓急診科醫生能直接與手術團隊接洽,加快決策速度。值班護士也可同時擔任手術團隊護士,確保醫護人員能隨時就位。
陳淮沁也提到,即將滿21歲的女兒目前是醫學院大二的學生,下來女兒也希望當醫生幫助病人,讓他非常欣慰。
昨日舉行的第16屆新加坡保健優質服務獎頒獎典禮共有4752名醫護人員獲獎,由新加坡總統尚達曼擔任活動主賓。共有14人獲頒卓越領袖和卓越人才超級巨星獎。
董孋瑩獲頒卓越人才超級巨星獎,她也是當中最年輕的得獎者。(新明日報圖)
女護士難忘 癌患臨終托夫送蛋糕 最年輕卓越人才超級巨星獎得主年僅26歲。
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高級護士董孋瑩(26歲)在A水準畢業後對於未來感到迷茫,對於要讀什麼科系沒有想法,後來在母親的鼓勵下加入護理行列。
在疫情期間加入,董孋瑩細心、友好、專業和耐心的服務態度讓她年年都在保健優質服務獎上獲得嘉獎,從銀獎、金獎、星獎到昨日獲得卓越人才超級巨星獎,每一個都是對她服務的肯定。
董孋瑩受訪時告訴記者,她在癌症中心上班,病患常常得到醫院複診,而這些年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一位病患是一名30多歲的乳癌末期患者。
「她後來不敵病魔離開人世,我當時來不及去病房看她。她去世後隔天,她的丈夫帶了一盒杯子蛋糕過來給我們,丈夫把其中一個交給我,只因她記得我說過我喜歡這個口味。」
董孋瑩說,病人臨終前都會主要交代跟親近家屬有關的事宜,沒想到對方還囑咐家人要記得答謝醫護人員。
「就真的很感動,覺得自己做的事不是徒勞的,一般都是我們要記得病患的需求,但沒想到他們會記得我們說的話,也把我們的喜好記住。這也推動我要繼續好好對待每個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