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目前的16個星期母親產假和四個星期的父親陪產假,一對父母將能享有額外六個星期的共享產假。也就是說,一對父母一共能享有半年的有薪產假。2026年還會增加到30個星期!
產假大放送背後的推動力,是逐年下降的生育率。
新加坡2023年的居民整體生育率,已經跌到了歷史新低的0.97,遠低於維持人口所需的2.1。過往,龍年都能帶動生育增長,但2024年,新加坡的龍寶寶竟然又比上一個龍年少了許多,本地的生育率和新生兒數量持續往下跌。
難怪馬斯克(Elon Musk)要說,新加坡人就快瀕臨絕種了。
縱觀亞洲國家,中國的新生人口連續7年減少,好不容易在龍年增加了一點點,但還是改變不了長期下跌的趨勢。
韓國倒是破天荒,2024年的新生兒人數超過24萬,是9年來第一次正增長。但韓國的低生育率真的會從此春暖花開嗎?誰也沒有把握。
新加坡的情況更是嚴峻,越來越多女性選擇單身,加上20歲到30歲的已婚女性,生育率大減,生無可戀啊。
其實,在新加坡養兒不是最貴的。韓國和中國應該是全世界養育孩子最貴的地方了,要把孩子養到18歲,韓國要用人均GDP的7.79倍,中國是6.3倍。新加坡大約是兩倍,算是便宜的。
有人說,不想生孩子,不是錢的問題。政府不斷地增加產假,是否能有效「催生」新生兒呢?還是帶來更多其他挑戰?例如職場上的人力問題。還有什麼清單和妙方呢?
張海潔主持的《海量說》每個星期推出,除了《8視界》和YouTube,也可以在《海量說》的專屬YouTube、Facebook、TikTok、IG、小紅書(海量說)和微信視頻號(海量說SG),觀看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