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加坡组屋转售市场再度刷新纪录,红山和坎贝拉等核心地段的二手组屋成交价高达148万新币。
这一价格甚至超过部分私人公寓,反映了新加坡房产市场的持续火热。
对于留学生和新移民而言,高昂的房价意味着租房成本的上升,也让购房变得更加困难。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在预算范围内做出最优选择?
天价组屋背后的住房市场逻辑
从“居者有其屋”到“僧多粥少”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推行“居者有其屋”政策,但近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房源供不应求。
人口增长:本地生育率跌至0.97的历史低点,政府通过移民政策填补劳动力缺口。
外籍人口增加:2025年外籍人口占比已攀升至40%,其中包括大量留学生和新移民。
热门地段需求旺盛:成熟社区的教育资源、交通便利性及政策红利,使得组屋交易价格屡创新高。
房租飙涨下的留学成本危机
数据显示,2025年新加坡房租持续上涨,租房市场对留学生造成巨大压力。
公寓租金:平均租金达到3,500新币/月。
组屋租金:同比上涨25%,热门地段的租金甚至突破1,800新币/月。
留学生租房超支:平均超支30%,尤其是在国大(NUS)附近的杜佛(Dover)区域,房源紧张,需提前3个月锁定。
留学生租房策略:避开陷阱的实战指南
按校择区:精准匹配房源与需求
01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
工学院学生:西海岸组屋,1,200新币/单间。
商学院学生:巴西班让公寓,2,800新币/主卧,通勤15分钟内。
02 南洋理工大学(NTU)
裕廊东组屋:租金900-1,300新币,但老旧组屋可能有蚊虫问题。
湖畔公寓:租金2,500新币+,配备24小时安保。
03 新加坡管理大学(SMU)
市中心CBD公寓:3,500新币+,适合合租4人分摊。
大巴窑地铁站周边组屋:通勤20分钟,租金低30%。
组屋(HDB)VS公寓(Condo):优劣对比
组屋 价格(单间/月)
800-1,500新币
优势
社区成熟、生活便利、合法短租
劣势
需与屋主同住、空调使用受限
公寓 价格(单间/月)
1,800-3,500新币
优势
独立卫浴、泳池健身房、隐私性强
劣势
年租约为主、押金高达2个月租金
避坑指南:中介陷阱与合同条款
01 中介费
租期≤1年,佣金=半个月租金。
租期>1年,佣金=1个月租金。
02 隐性成本
“家具折旧费”:部分房东要求额外支付,需在合同中明确责任。
水电费:需分摊至人均用量,避免额外支出。
从租房到买房:留学生的可能性与门槛
就业准证(EP)与购房资格
2025年新政对留学生购房设置了更高门槛。
公立大学毕业生
月薪≥5,500新币(如IT、金融行业)可申请EP,并购买二手组屋。
月薪≥8,000新币可考虑公寓,但需支付60%印花税。
私立院校毕业生
需通过COMPASS框架评分,薪资、学历、企业背景均需达标。
购房成本测算
以148万新币的组屋为例,购房成本如下:
首付
25%(37万新币)+印花税3%-5%,合计约45万新币。
贷款
需提供3年税单,利率在3.8%-4.5%之间。
相比之下,私立大学毕业生若从事非紧缺职业(如文科),月薪中位数仅4,200新币,购房可行性极低。
2025年新政下的趋势预判与行动建议
人才引进与住房调控并行
新加坡政府计划:2025-2030年间新增12万套组屋,但优先供应本地家庭。
紧缺职业清单:新增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方向,相关专业留学生获EP概率提升60%。
行动建议
短期策略:
加入拼房群组降低租金成本。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