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站中看着这个小城市的地铁站地图,只见今天新加坡地铁网已经四通八达,你以为它难有进一步扩充的余地,其实不然。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在政府今后的地铁网规划中,将花开两支,一是分两个阶段兴建西海岸延长线,把裕廊区域线进一步衔接到环线和跨岛线,以加强西部的衔接性。
二是 ,政府也在同时研究多建造两条地铁线,并且有可能在未来重点发展的南部濒水地区交汇,让超过40万户家庭步行不到10分钟就能到地铁站。
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3月5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交通部开支预算时宣布,西海岸延长线(West Coast Extension)的第一阶段将从裕廊区域线的班丹蓄水池站,连接到跨岛线的西海岸站,预计2030年代末落成;第二阶段将从裕廊线的西海岸站,衔接到环线的肯特岗站,预计2040年代初期竣工。
陆交局也在探讨兴建一条穿行于西部和西北部的地铁线,暂名登加线(Tengah Line),途经登加、武吉巴督、女皇大道和红山等一带。
(联合早报)新加坡地铁网发展可说是与国家现代化同步。
在2019年出炉的2040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中,首次提出一条实里达线,穿行于北部和东北部一带,途经兀兰、三巴旺、盛港西、实龙岗北、黄埔、加冷,以及南部濒水地区(Greater Southern Waterfront)。
一旦建成,实里达线将有助缓解东北廊道的拥堵情况,以及服务目前没有地铁穿行的市镇,北部居民往来市中心的车程可缩短多达40分钟。
一边继续扩充,一边不断翻新近期地铁频频出现信号故障事故。(海峡时报)扩充地铁网并非见缝插针那么简单,还需考虑到人口分布和经济效益。我国地铁系统在1987年11月开张通车时,只有五个地铁站,38年后的今天,全岛共有六条地铁线和超过160个站,未来还有继续扩展的空间。徐芳达指出,
“我们每年都会增加新地铁站或地铁线,直到2030年。”
地铁网络的不断扩充要求更高的服务水平和设施维护效率,这是当局面对的长期挑战。已有30多年历史的南北与东西线地铁站,也将面临不断翻新的的问题。
与此同时,设施的翻新也必须考虑到全球海水上升的因素。新建的地铁站都把入口处垫高,搭客要入站先得上一个台阶,旧地铁站的翻新也许不只翻新这么简单。
新加坡在2024年的整体公共运输每日平均乘客量,与前年相比增加3.7%,地铁乘客量增幅最显著,达341万2000人次。(联合早报)“每行驶100万公里才发生一次超过五分钟延误事故”,这是衡量维护标准的指标。地铁网络持续扩大,列车运行距离增加,要继续达标,靠的是努力之外还须要足够的资金。
缺乏足够的资金,一切免谈,有钱则好办事。
在新地铁融资框架(New Rail Financing Framework,简称NRFF)的基础上,政府额外投入10亿新元,有了更多资金,当局可从几方面改善地铁资产管理。
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的人民很习惯地铁服务的经常性中断,因为它们的地铁服务是上百年历史的老招牌,但新加坡地铁比较起来还很年轻,一旦服务不达标,人民便会吐槽,搞不好还变成政治课题。
今天的新加坡已经是世界上地铁网络最密集之一,地铁网络是国家发展的龙脉,它必须保持青春永驻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