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公布的2024年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報告顯示,本地職場去年共發生43起致命事故,年比增加7起。這使得工傷致命率從前年的每10萬名員工有0.99人喪命,增加到去年的1.2人。
報告指出,儘管建築業和製造業的致命和重傷率持續改善,但仍是各行業中最多的。去年建築業發生166起致命和重傷事故,製造業則有125起。
其中,製造業的情況大幅改善,從前年的每10萬名員工有36.3起,下降到去年的29.3起,尤其金屬加工業的致命和重傷率大幅下降了兩成。這主要因為當局把違例記分系統擴大到製造業,以及加強針對機械和噪音問題的專項檢查。
此外,食品與飲料行業的致命和重傷率也下降了近17%,致命和重傷事故年比少了5起,去年有33起。
建築業方面,去年共發生166起致命和重傷事故,年比減少1起。但致命事故增加了兩起,到20起。
值得關注的是,海事業去年發生22起致命和重傷事故,致命和重傷率達到每10萬名員工有35.8人,是自2018年以來最高的。當中有5起是致命事故,逆轉了前年零致命事故的紀錄,涉及錨泊船舶上的作業和潛水作業,當局在調查時發現業者存在系統性的安全漏洞。人力部和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已加強執法力度,並將繼續對違反規定的公司和個人採取嚴厲措施。
另外,人力部去年對各行業進行了1萬7000多次稽查,包括建築、製造和海事等高風險行業,並特別針對滑倒、絆倒和摔倒、機械和用車安全、高處墜落等重點領域進行了稽查。
當局去年在《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法令》下,對1萬6000多起違例事故採取了執法行動,包括開出1500個總金額超過310萬元的銷案罰款,以及58個停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