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总结:50年前,月薪250的银行职员竟能全款买下荷兰道五房组屋?如今同地段房价狂飙230倍,百万转售组屋频出,新加坡人真的买不起房了吗?
总理黄循财亲自回应:工资与房价比其实没变!
从2.6万到$90万,我们翻出历史数据,揭开组屋神话背后的惊人逻辑
50年前买一套HDB需要准备多少钱?
答案可能会令很多人震惊——是2.6万新币!
图源:Stomp
一位网友Casey分享了当年购买组屋时候的价格水平: 现年已经77岁的他当时二十多岁,在一家银行工作了两年。每个月的工资仅为250新币,还需要照顾家中的妻子(全职主妇)和儿子的日常开支。
但他仍然以2.6万新币购买到了一套位于荷兰大道的五居室的HDB!
图源:Stomp
而如今五十年过去了,荷兰路早就成了整个新加坡HDB价格最高的区域之一。
就在2018年6月,荷兰路18C的一间五房HDB转售价格达到了110万美元,创下了历史纪录。
如果我们抛开百万组屋的极端价格,以该地区一套五房组屋90万新币的价格来测算,短短50年时间,这个区域的房价也攀升了230多倍!!
荷兰路18C单位
那后来Casey网友如何了呢,是否因为拥有这套组屋,在多年后卖出收获颇丰而晚年高枕无忧了?
不,并没有!
他在购买了这套组屋几年后就以18万新币的价格出手了……
如今他住在一栋建于1978年的四居室HDB之中,而这套公寓是他们以68万新币的价格购买所得。
四房式HDB示意图 图源:blog.carousell.com
也就是说:他们在1970年初以2.6万新币购买了一套五房式组屋,几年后以18万新币将其出手,而如今他们住在一套68万新币的价格购买了一套四房式组屋……
而曾经与他一同购买的老邻居中,不乏一些在整体重建计划之前出售的苦守50年寒窑者,最终以90万新币的价格将其卖出。
这位网友也感慨道,如果将50年前的情况放在今日,他仍然是一名银行的出纳员,家中有妻子和儿子需要养活,他根本无法想像是否能负担得起位于三巴旺的新组屋,更不用说荷兰道的新组屋了。
图源:早报
毕竟这个地段已经被列入了黄金地段,整体HDB的预售价格在提高。
更贵,但仍然负担得起?
看到这则例子,当然不乏有网友感慨这些年新加坡的物价水平(包括房价)越来越高,感觉以前可以负担的起的消费现在也变得慢慢遥不可及。
但也有不少网友一针见血指出,真正重要的是工资和房产价格的比,而非房产价格的绝对值。
图源:脸书@Stomp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货膨胀率会推升房产的价格,50年前的HDB价值和2025年的当下一定是不一样的。但人们最关注的,实际上是收入与房产的总价之比!
50年前需要8.6年还清房贷:
50年前,新加坡一位月收入250新币的年轻小伙子,可以用2.6w新币的价格买下一套五房HDB,不算贷款利率,需要104个月,即8.6年左右还清。
现在需要7.6年还清房贷:
而根据2025年2月BTO的价格显示,成熟区淡滨尼津贴后的4房价格起价从40万新币起跳。
按照如今新加坡全职工月薪中位数4313新币来测算,在不考虑贷款利率的情况下已经增加到了92个月才能还清,为7.6年左右。
淡滨尼转售组屋价格 图源:hdb.gov.sg
可以看出:只要不追求地段,其实50年前的工资和房价之比,与50年后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就在3月29日黄循财总理亲自解答本地住房问题的访谈中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