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00+起!新加坡0~2歲幼兒頻頻被燙傷,原因竟是……

12小时前

家是孩子溫暖的港灣,但也可能隱藏著意想不到的危險。竹腳婦幼醫院的數據顯示,兩歲以下嬰幼兒是最容易發生燒燙傷的群體,而超過70%的意外發生在家裡,尤其是廚房。

圖片來源於網絡

燙傷案例逐年微增,看護者分心是主因!

竹腳婦幼醫院每年治療400多起兒童燒燙傷案例,其中近半數涉及0-2歲的嬰幼兒,且80%是被熱水或蒸汽燙傷。整形外科醫生林珏雙指出,雖然增幅不大,但對比本地嬰兒出生率下降的趨勢,這一現象仍值得警惕。

「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看護者因沉迷手機,導致照顧孩子時注意力分散,從而引發燙傷事故。」 林醫生強調,許多意外本可避免,比如喝熱飲時儘快喝完,或加冰塊降溫,即使不慎打翻,傷害也會減輕。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家庭燙傷四大類型

家庭燙傷四大類型

熱液燙傷(熱水、熱湯、熱飲)

火焰燒傷(爐火、打火機)

化學燒傷(清潔劑、消毒液)

電擊燒傷(插座、電器)

常見的危險物品包括電飯鍋、直發器、裝有熱水的杯子等,家長務必妥善放置。

燙傷分三級,處理方式不同

一度燒傷:類似曬傷,皮膚發紅疼痛,一周內自愈。

二度燒傷:起水泡,分淺二度(兩周內癒合)和深二度(可能感染,癒合慢)。

三度燒傷:真皮深層受損,需植皮,癒合後可能影響關節活動或留下明顯疤痕。

看護者如何預防?

照顧孩子時減少手機使用,避免分心。

熱飲儘快喝完或加冰塊降溫。

熱水壺、電飯鍋等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教育大齡兒童(5-10歲)安全使用電器,避免獨自煮泡麵等危險行為。

孩子的安全無小事,多一分警惕,少一分風險!


相关文章

  • 新加坡2025首季就業增速斷崖式下跌,8.1萬個崗位空缺為何還是一「職」難求?
  • 海平面或漲1.15米!新加坡8個外島將遭海水威脅?
  • 尋跡東南亞 新加坡曾經對鴉片如此上癮
  •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 每年400+起!新加坡0~2歲幼兒頻頻被燙傷,原因竟是……
  • 柔新特區≠第二個深圳!華人企業搶占東協橋頭堡的攻守道
  • 方向盤消失前夜:新加坡自駕車革命,中企攜手下3000 萬新元的未來賭局
  • 空氣中有蛋味會過敏,曬太陽也中招? 過敏源無奇不有
  • 美資 600 億撤資風暴!新加坡製造業能否守住「亞洲工廠」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