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全方位、前瞻性 中国念来拗口的伙伴关系有亲疏之别吗?

18小时前     静姝     1034

值得一提的是,这世上还有个国家被视为特例——朝鲜。

一些分析指出,朝鲜是唯一与中国签有正式盟友合约的国家,两者在《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下拥有特殊关系。

条约不全然属于军事条约,但里头条款提到,缔约一方若受到外国侵略,另一方有义务提供帮助,反对侵略。

因此,虽然朝鲜不在伙伴之列,但却和中国有着“血盟”关系,是以中朝关系,可能比中俄及中巴关系还“铁”。

全天候、全方位、前瞻性 中国念来拗口的伙伴关系有亲疏之别吗?

一些分析指出,中朝关系具有特殊性。图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左)与习近平(右)会面。(路透社)

按会不会“阴人”区分?

若学术性的分法过于艰涩难懂,央视网2014年还有一篇文章,从“会不会阴人”这一角度切入,形象说明了不同伙伴关系的分级:

伙伴关系:我相信你不会阴我,你也相信我不会阴你,别的没了。

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阴,我们还要互相赚对方一些钱。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阴,我们还要互相赚对方很多很多的钱。(红蚂蚁注:新加坡大概在这个位置)

战略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阴,我们来一起分配利益吧。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不会互相阴,我们来一起分配利益吧,分配的时候都为对方着想一下。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有一个巴基斯坦):大哥,风里来,雨里去,就跟定你了。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只有一个俄罗斯,2019年再升级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协同进退,步调一致,你弃权我也弃权,你投反对票我也投反对票。

特别加映:

如果单单是各种名目的“伙伴关系”已经让你眼花缭乱,别忘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还提出了所谓的“命运共同体”。

一些国家除了和中国的原有伙伴关系,还被额外冠上“命运共同体”这一反映双方命运高度绑定的字眼。

例如,邻国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关系在今年已升级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

无论如何,国际外交关系是流动的,并非铁板一块。听其言、观其行,才是观察国与国关系更精准的指标。

这些五花八门的外交名称,究竟是巧立名目、化简为繁,还是真有考究,恐怕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