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大棒收不回了 現在關鍵是如何讓各國感覺到「Heng ah」?

13小时前

到底談得怎樣了?

眼見美國總統特朗普震撼全球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在下周三(7月9日)期滿,這是市場和無數人心中的大哉問。

為避免被高關稅「伺候」,各國正緊鑼密鼓和美國談判,希望能爭取較低的稅率。

繼英國和中國之後,越南和美國達成協議,也是東協國家首個和美國談成此類協議的國家。

據特朗普昨日(2日)在社交媒體發布的消息,越南任何出口美國的商品將被課徵20%關稅,轉運貨物則須支付40%關稅。

與此同時,美國商品則能以零關稅方式進入越南市場。

越南最初被課徵46%的對等關稅,如今的20%相較之下,顯得「寬容」不少,但相信對越南的出口產業仍將造成一定程度衝擊。

若爬梳越南和美國達成的條件,再往前觀察英國及中國先後和美國達成的協議,基本上可推敲出其他國家在關稅談判可能迎來的結果:

  • 美國關稅是收定了;

  • 稅率會比最初版本低;

  • 相關國家勢必還得做出一定讓步。

以英國來說,該國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關稅計劃時,僅被徵收10%的基準關稅,但美國同時也對英國的進口汽車課徵27.5%關稅,以及對英國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

經過談判後,根據英美協議:

  • 英國同意將對美國課徵的關稅從5.1%降低至1.8%,並允許更多美國商品准入;

  • 美國則保留對英國進口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並把英國進口汽車關稅從27.5%降至10%,以及豁免英國進口鋼鐵和鋁的25%關稅,美國針對英國進口飛機發動機及其零部件的10%關稅也將取消。

中國和美國的協議更是「從地獄返回地面」:

  • 根據兩國協議,美國把一度調高至125%的對華關稅大幅調降,降至40%的實際關稅稅率,半導體領域則是70%。

  • 作為回應,中國則把對美加征關稅從34%下調至10%。

作為美國貿易逆差第三大的國家,越南經談判後,確定將被課徵20%關稅。(路透社)從英國到中國,再到越南與美國談成的條件,特朗普政府在談判過程中似乎利用了「錨定效應」的心理。

「錨定效應」指的是,人類做出決定時,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信息(稱為錨點),當錨點與實際上的事實之間有很大出入,就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

從關稅角度來看,特朗普一開始先祭出不可理喻的高關稅,利用這種極大的威脅,讓受害者產生恐懼,設定其心理預期,接下來再提出一個相對「寬容」的稅率,便會讓人產生一種現在「還好」的錯覺。

舉個生活化的例子,假設某天新加坡遍地都是要價150萬新元的轉售組屋,此時若有人出價100萬新元,儘管仍是極為昂貴的價格,但對比之下,人們或許會反而覺得「還可以接受」。

特朗普欲透過對各國徵收關稅重振美國製造業。(路透社)新加坡談到怎樣了?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雖對美國保持貿易逆差,但難逃10%基準關稅的「毒手」,新加坡政府為此必須持續與美國談判。

負責帶領新加坡經濟韌性小組的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今年5月說明新美關稅談判進展時指出,美國已明確表態,不會調整10%的基準關稅。

「因此,通過談判換取無法改變的事實是沒有意義的。」

換言之,新加坡被美國課取的10%基準關稅恐怕已是板上釘釘,新加坡政府選擇把重點放在可協商的部分,包括製藥和半導體。

特朗普曾多次威脅將針對藥物和半導體進口徵收特定關稅。

顏金勇透露,新加坡希望通過雙方討論,能讓美國考慮未來讓新加坡以優惠,甚至零關稅對美出口藥品。

顏金勇針對關稅課題分享見解。(聯合早報)顏金勇今日(3日)在第九屆東協論壇發表談話時也坦言,企業必須做好準備,美國關稅恐怕將繼續存在,也別寄望四年後,關稅會因美國換政府而消失。

「美國兩黨已日漸取得共識,利用關稅以達到和全世界公平與平衡的貿易,並以『轉岸』或『近岸』策略,吸引關鍵產業回流。」

種種跡象顯示,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已經不會收回了,各國和美國的談判,恐怕不會有太多理想的結果,關鍵是誰能爭取「被打得輕一些」。


相关文章

  • 特朗普再提高關稅威脅 美日貿易緊張升溫
  • 騙子冒用新加坡國徽偽造文件 越堤族想借錢慘被騙8萬新元
  • 將毒品偽裝成垃圾躲取締 四男女新山面控或死刑
  • 調查顯示近八成公眾有信心識別深偽內容 但大家未免高估自己
  • 國際遊客人數大幅下降 美國旅遊業倍感壓力
  • 將毒品偽裝成垃圾躲取締 四男女新山面控或死刑
  • 新山女子服用未經批准藥物 一年內暴增90公斤
  • 不生等於亡國滅種? 100年後韓國人口預測僅剩753萬
  • 美國關稅大棒收不回了 現在關鍵是如何讓各國感覺到「Heng 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