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占勇】居鑾:一趟沒計劃的旅行,剛剛好

12小时前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登得越高,未必越快樂,偶爾止步,也是另一種智慧。

說來慚愧,在啟程前,我對馬來西亞的居鑾(Kluang)幾乎一無所知。不曉得那裡有什麼美食,也不知道該住在哪兒,甚至在出發前一晚臨近午夜時分,才發現原本計劃清晨七點在文禮搭乘的長途巴士票竟已售罄。我們只能臨時改道,在大成地鐵站附近匆忙購票上車。倉促之間動身,本以為只是一次普通的逃離城市的周末,沒想到短短兩天一夜,我們竟深深愛上了這個被歲月溫柔以待的小城。

旅行,不做什麼

最初以為居鑾是個小地方,直到查閱資料才驚覺,它竟擁有2851.8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然而,地廣人稀,再加上我們抵達時正值哈芝節,整個城鎮顯得格外寧靜。街道上車少人稀,與喧囂的新加坡形成強烈對比,一度讓我懷疑:在這樣的地方,究竟能做些什麼?

但旅行的意義,或許本就不在於「做什麼」,而在於「遇見什麼」。我和朋友不趕行程,只是隨意地在街頭踱步,走著走著就來到了當地有名的壁畫街。也就在這裡,我跌了今年的「第一跤」——就倒在壁畫前,差點一頭栽進旁邊的水溝。好笑的是,這突如其來的小意外並未掃興,反倒像是一場儀式,為這趟旅途揭開了別樣的序幕。

居鑾壁畫街集滿了想像力。(圖:占勇)

壁畫街上的圖像既有童趣十足的蠟筆小新,也有許多不知名卻充滿想像力的圖案。我站在這些畫前,感到一種久違的鬆弛。正如三毛所言:「旅行,不是為了逃避生活,而是為了不被生活所掩埋。」在這裡,我找回了那個不被行程和效率追趕的自己。

從壁畫街再走幾步,便來到了傳說中的「鐵道咖啡館」——據說已有九十年歷史,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鐵路咖啡館。我們第一天前往時,因假日休息而撲了空,第二天清晨再訪,果然人潮洶湧,幾無空座。那一杯咖啡、一口酥脆的烤麵包,在時光斑駁的木質桌椅間,竟顯得如此滿足。很多時候,幸福不一定要靠豐盛的大餐,它就藏在這一餐一飲、一啜一嚼之間。

樂趣,與誰分享

之後我們搭車前往郊外一家度假村。車費之低讓人驚喜,而度假村的山林景致更是讓我心曠神怡。城市的焦慮在此刻如浮塵般飄散。綠樹、微風、山影婆娑,人與自然之間,不必多言。

山林景致,讓城市的焦慮飄散而去。(圖:占勇)

現代旅行的樂趣,不僅在於身在何處,也在於與誰分享。第一天我隨手發出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引來不少網友的建議——哪家肉骨茶不容錯過,哪座山值得一爬,哪種月餅值得帶回家。

於是第二天清晨,我們如網友所言,二度前往鐵道咖啡館後,便動身攀登南峇山。據說此山以陡峭著稱,果不其然,才爬至八九百米,我便開始氣喘吁吁,口中嚷著要放棄,心想若真爬上頂峰,恐怕下山後整日酸痛。我們過後在山腳的小咖啡館中一邊休息,一邊看著山巔雲影,想著: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登得越高,未必越快樂,偶爾止步,也是另一種智慧。

漫步南峇山山林中。(圖:占勇)

體驗,慢的安然詩意

短暫的行程很快結束。歸途中,朋友和網友紛紛問我:這趟旅行感覺如何?我沉吟片刻,答道:

這次,我們沒有吃到大餐,但每一道街邊小吃都溫暖了我的胃;沒有觀賞名山大川,卻在南峇山麓收穫了汗水與笑聲;也沒有激動人心的安排,卻體驗了「慢」字里的所有安然與詩意。

也許,旅行真正的意義,並不在於我們去了哪裡,而在於我們用怎樣的心去感受那片土地。誠如《小王子》所說:「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我們看似走了一趟居鑾,其實走的是一段內心久違的旅程。

在這座不那麼知名的小城,我重新感受到了一種生活的節奏——不快不慢,剛剛好。也因此立下心愿:未來的日子裡,我想多去看看馬來西亞那些不太知名的小城,讓腳步慢下來,讓心也靜下來,繼續在陌生中找尋熟悉,在遠方中找回自己。

請點擊《城市呼吸》系列報道,閱讀更多文章。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相关文章

  • 將毒品偽裝成垃圾躲取締 四男女新山面控或死刑
  • 國際遊客人數大幅下降 美國旅遊業倍感壓力
  • 新山女子服用未經批准藥物 一年內暴增90公斤
  • 不生等於亡國滅種? 100年後韓國人口預測僅剩753萬
  • 地緣政治持續緊張 歐洲旅遊業夏季充滿不確定性
  • 馬六甲海上出現水龍捲 向岸邊移動嚇壞民眾
  • 新馬第二通道油站發生槍擊案致一死 馬國警方逮捕三嫌犯
  • 日本7月5日將有大災難? 預言作者沒那麼神准
  • 畢丹星在馬國談論新加坡政治可有「踩過線」? 網上掀開一波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