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新加坡將凍結這些帳戶

1天前

7月1日,《防範詐騙法案》(Protection from Scams Act)正式生效,賦予新加坡警方一項前所未有的權力: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對那些被騙後還「幫騙子數錢」受害者,採取銀行帳戶限制措施 。

新加坡是全球首個通過立法限制詐騙受害者進行銀行交易的國家。

根據新法案,警方可以向銀行發出「限制令」(Restriction Orders, ROs),從而對個人的銀行帳戶交易進行管制 。這項措施旨在切斷受害者向詐騙分子進一步轉移資金的渠道。

限制令具體包括:

  • 禁止資金轉出:無法向其他銀行帳戶轉移資金 。

  • 限制提款與信貸:無法使用自動取款機或獲取信貸服務 。

  • 櫃檯交易受限:銀行櫃檯的線下交易也將受到限制 。

儘管限制嚴格,但該法案也兼顧了受害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內政部(MHA)強調,受限制令影響的個人仍能動用帳戶資金用於合法目的,例如支付帳單和購買日常雜貨等生活必需品 。

內政部同時表示,簽發限制令將是「最後手段」,僅在嘗試了所有其他勸說方法均告失敗後才會啟用 。

屆時將由警官根據每個案件的具體事實和情況進行評估後決定。限制令將默認會向新加坡七大主要零售銀行:星展銀行、華僑銀行、大華銀行、馬來亞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和滙豐銀行發出 。

限制令單次有效期最長為30天,但可延長最多五次,意味著總時長可達六個月

如果評估認為個人已不再面臨被騙風險,警方可以提前取消限制令。個人若對限制令有異議,可向警察總監提出申訴,其決定為最終裁決 。

為何需要如此強力的干預?

面對日益猖獗且手法不斷翻新的詐騙犯罪,新加坡政府決定啟用更強硬的干預措施。

新加坡警方指出,執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說服那些已被深度操控、堅信自己並非受害者的民眾 。在之前法律框架下,即使警方懷疑某人正被詐騙,也無權阻止他們處置自己的財產 。

換句話說,看到被害者幫著騙子數錢,拉都拉不回來那種。

數據顯示,僅在2024年,詐騙案就給新加坡民眾造成高達11億新元的經濟損失,創下歷史新高,自2019年以來,累計損失更是超過了34億新元。

不僅如此,在2024年超過四分之三的案件中,受害者都是在被欺騙和社交工程手段操控後,自願將錢款轉出,而非詐騙分子直接控制其帳戶 。這凸顯了從源頭阻斷資金流動的必要性。

Alex丨編輯

Leo丨編審

新加坡內政部丨來源

Canva丨圖源


相关文章

  • 駕車逃 險撞抓姦人夫 情夫:他像似要殺人
  • 怪房東拒給鑰匙 租客天天等開門 住1周搬走 押金拿不回
  • 即使中國品牌比比皆是 來到新加坡請記得這裡「物是人非」
  • 梁振偉:首要任務之一是讓青年有信心追求多元理想抱負
  • 男子臥屍榜鵝組屋樓下 女子在精神健康法令下被拘留
  • 顏金勇:政府致力支持馬來和回教社群前進
  • 巴士在烏節路發生事故 一人受傷送院
  • 【30億元洗錢案】新加坡重罰9金融機構 藍海資產4高管遭禁業
  • 怪房東拒給鑰匙 租客天天等開門 住1周搬走 押金拿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