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月3日)新加坡發展部發布公告,調整賣方印花稅,旨在抑制市場投機行為。無論是想在新加坡置業的還是投資房產,都應該了解一下,避免踩雷。
這政策到底改了啥?
簡單來說,這次調整主要有兩點:
鎖定期(holding period)延長了: 以前是三年,現在直接拉長到四年。也就是說,如果你在2025年7月4日之後買的房子,四年內賣掉,就得交賣方印花稅!這擺明了是告訴你:別想短期炒房了!
印花稅(SSD)率也漲了: 而且是每個級別都漲了四個百分點。具體漲多少?看下面這張表你就明白了:
劃重點:如果你在買房後一年內就想賣,稅率直接從12%飆到16%!這筆錢,你真的捨得交嗎?
誰受影響?主要是私人住宅的買家。組屋(HDB)屋主不用擔心,因為組屋本身就有最低居住年限(MOP)的限制,本來就不能短期買賣。
樓市會怎樣?
近幾年,新加坡的私人住宅市場有點「熱過頭」了,尤其是那些還沒建好的房子(俗稱「樓花」,指那些還沒建好、但已經開始預售的房子),轉手買賣的特別多。很多人靠著轉售賺得盆滿缽滿。
記性好的讀者應該還能想起來,上個月月底,徐芳達部長還在社區爆料了一條消息:賣私宅買組屋的15個月限制有可能取消!
部長的原話是:」如果市場條件允許,我個人更傾向於徹底取消這項規定。」那麼問題來了:這套組合拳,意味著什麼?
專家點評:打擊短炒,穩住剛需
為了搞清楚這波新政對樓市具體的影響,《新加坡眼》也是請來了「Housebell」的房產達人 FanFan拆解政策背後的玄機:
該項措施主要應對近年樓花及私人住宅短期轉售增加,將對短期投機行為形成更大抑制。
對於自住置業者而言,此舉將讓投機資金退場,有助於穩定房價,減輕剛需購房者壓力。
對於投資者來說,持有周期拉長將成為常態,由於持有周期必須拉長到4年以上,短期套利空間被壓縮,長期投資要重新算帳。需更更注重長期回報與資產配置策略。
15個月等待期的如果真的取消,將釋放一部分被壓抑的需求,但配合供應量增加,整體市場仍將保持相對穩定。
想更清楚地了解一手房產市場和如何挑選性價比高的樓盤,可以掃碼諮詢專業建議。
新加坡眼有「房產」群,想了解更多房產資訊,可掃以下二維碼或添加客服微信xinjiapoyan16備註「房產」入群了解更多。
Alex丨編輯
Leo丨編審
新加坡發展部丨來源
Unsplash、新加坡眼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