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早在2023年,非法使用送餐帳戶的情況已經出現。當時,在 Carousell 等線上平台上,就發現有 Deliveroo 和 foodpanda 的送餐帳戶在出售。一些外籍人士疑似「借用」合法帳戶,並與帳戶持有人分帳來掩飾身份。但常因外貌、口音、言行舉止或車牌而露出馬腳。
騎外國車牌摩托車送餐員Kenji指出,不時會看到騎著馬國車牌的摩托車、背著大送餐包的送餐員,「他們通常不熟悉本地道路,行動匆忙,像是急著避開檢查」。
另一名送餐員——33歲的Alivin Lim稱,去年9月他曾試圖自行採取行動。他每天都在實龍崗Nex購物中心,看到五六名騎電動腳踏車的外籍送餐員。他和其他送餐員曾報警,並向人力部舉報這些持學生證的非法打工者,但對方仍繼續送餐,只是更為隱蔽,如遮擋面容、避免前去Nex等。
不過,最近他們又重新出現在該地區。
隨著經濟放緩,外賣訂單減,。送餐員Kenji表示,非法送餐人員增多使競爭更加激烈。「就像只有50塊蛋糕,卻有200人在搶。」
看到送餐員闖紅燈或搶道他坦言,看到其他送餐員闖紅燈或搶道時感到焦慮,因為大家都急於完成送餐,爭搶下一單。
不少平台工人向 CNA 表示,他們對有關當局未能有效處理這些非法工人感到憤怒。他們認為舉報無效,甚至覺得無法阻止這些人爭奪送餐工作機會。
據了解,部分外籍人士也涉及非法載客,因缺乏培訓,另本地送餐員擔憂其安全性。
新躍社科大學交通經濟學副教授黎華德(Walter Theseira)指出,平台人數增加壓縮本地送餐員的收入和工作機會。非法共享帳戶也存在「潛在風險」,不僅個人資料易被泄露,實際送餐者的身份也難以追蹤,威脅用戶安全。
為應對問題,全國職工總會(NTUC)於昨天(4日)宣布成立一個三方工作組,成員包括Grab新加坡、人力部、交通部(MOT)、職總與其附屬協會。
工作組將共同應對平台工人面臨的挑戰,並在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中保障他們的福祉。
目前,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才被允許在 Grab、Deliveroo 和 foodpanda 等平台上擔任送餐員。
非法順風車服務也受關注除了送餐服務,職總日前也指出,使用Telegram等通訊應用提供未經授權的順風車服務,同樣影響合法平台工作者的收入。
職總指出,這些非法服務削弱了合法平台工作者的工作機會,形成不公平競爭,影響他們獲得可持續收入的能力。
全職Grab司機Nash Tan說:「非法司機的出現意味著合法司機的乘客減少。而且這些司機可能沒有接受適當培訓,存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