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新加坡外长维文在国大120周年校庆启动式上称,国大需成全球人才避风港,担“摇篮、堡垒、发射台”三重使命。校长陈永财、医学院院长庄永昭亦强调教育与全球健康合作重要性。
维文外长致辞
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医生于7月3日在滨海湾金沙主持NUS12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时强调,在超级大国科技竞争加剧、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整的当下,国大必须成为"全球人才的避风港"。
他指出,高等学府需在坚守国家认同的同时保持开放姿态,以应对通胀压力、小国脆弱性及发展滞缓等时代挑战。
外交部长维文在7月3日于滨海湾金沙举行的国大120晚宴上发表讲话。
来源:ST
作为国大医学院校友与前学生会主席,维文以"摇篮、堡垒、发射台"三重比喻阐释大学使命,呼吁学术界在科技颠覆中担纲创新引擎,既要成为孕育国家意识与民族团结的精神家园,也要成为汇聚全球智力资源的开放平台,更要成为推动亚洲科技跃迁的动力源泉。
国大120年发展轨迹
从1905年仅有23名学生的医学院起步,国大如今已发展为拥有近39万校友的顶尖学府。
上财年该校获2.33亿新元慈善捐款,其中2600万专项用于低收入学生援助,每年惠及约3000名本科生,切实践行"教育作为社会契约基石"的理念。
校长陈永财教授将校庆与新加坡独立60周年视为"历史呼应",指出国大超半数学生为家族首位大学生的现象,彰显大学在社会流动中的枢纽作用。
维文外长深入阐释国大作为"民族意识摇篮"的本源意义,强调其自殖民地时期便肩负的国家认同建构使命。
同时要求国大成为"敞开大门的堡垒",在获取全球人才与思想资源的同时筑牢本土价值根基;更呼吁其作为"科技跃迁发射台",联合本地高校推动新加坡及亚洲在人工智能、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前沿布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发表讲话。
来源:ST
陈永财校长进一步补充,大学需在科技颠覆与价值重构的双重挑战中,兼顾好奇心培养、批判性思维塑造与社会变革推动三重责任,培养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情怀的创新人才。
2025里程碑年
国大2025年将迎来杨潞龄医学院120周年、工程学院70周年、杜克-国大医学院20周年等重要节点。
这所拥有3校区15个院系的学府,每年招收超7000名新加坡籍为主的本科生,其多学科协同模式正成为应对全球议题的范本。
庄教授强调,"此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全社会、全地球的合力。我们需要团结各方力量,汇集多元技能、专业知识和观点,共同开创更美好、更健康的未来。"
他最后郑重表示:"国大所做的一切至关重要——不仅为了新加坡,更为了世界,为了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