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1億8400萬元推動建築環境業轉型

2022-03-09

為加快建築環境業轉型步伐,政府將為多項計劃和津貼斥資共1億8400萬元,鼓勵業者提升建築能效和採用先進設施管理,同時進一步推動研發工作。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昨天(3月8日)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國家發展部開支預算時,宣布撥出6300萬元改進針對現有建築的綠色建築標誌獎勵計劃。

李智陞說,原版計劃資助了超過80座建築的改裝費用,每年省下逾180千兆瓦時(GWh)的能源,相當於近4萬個四房式組屋的每年用電量。

通過2.0版計劃,建築業主可選擇合適的改裝工程,例如提升冷卻系統、安裝太陽能板,或重新設計空間以結合自然通風。

符合條件的業主將按照建築改裝後可減少的碳排放量獲得資助,最多達120萬元。業主可從今年第二季起提出申請。

接下來,建設局也會與業界合作推廣綜合設施管理。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陳傑豪說,到了2025年,我國逾半數建築的樓齡都超過30年,加上人力成本的上漲,有必要加快設施管理業的轉型步伐。

為鼓勵建築業主採用這類設施管理,建設局將撥出3000萬元設立新津貼,資助達七成初始資本投資和改造費用。津貼從今年下半年起開放申請,為期三年。

陳傑豪說,政府也將對未來城市計劃投入多4600萬元,支持先進建築和設施管理的研發工作。這些創新技術包括使用可定製機器人系統進行現場組裝和場外建築工作。

李智陞今午參與國會撥款委員會有關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的辯論時,也宣布對綠色建築創新組合投入多4500萬元,支持節能科技的研發和普及化。

此外,建設局還會把生產力創新項目延長至2024年3月,幫助企業採納製造和裝配設計技術(DfMA),以及集成數碼傳輸(IDD)技術提高生產力。iBuildSG獎學金和贊助金計劃也將延長至明年3月,幫助建築環境業招攬年輕人才。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不是CCR買不起,而是OCR更划算?深度解讀新盤買氣邏輯
  • 3億新元打造活生生的文化遺產,如何讀懂Nassim GCB的資產傳承密碼?
  • 要賺多少錢才能在新加坡買房?組屋、EC、私人公寓、洋房最近價格中位數告訴你~
  • 關稅陰影下樓市何去何從?專家:本地房產或成避險資產
  • 新加坡牛車水五棟相連受保留店屋出售
  • 組屋診所招標大變革!告別 "價高者得",質量成評估核心
  • 2025年交房的公寓
  • 要賺多少錢才能在新加坡買房?組屋、EC、私人公寓、洋房最近價格中位數告訴你~
  • 花$300萬買「市中心豪宅」?現在的新加坡人還會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