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政府允許人民四度提取公積金 引發退休金不足之憂

2022-03-31

明天(4月1日)不只是新馬陸路邊境重新開放的日子,符合條件的馬來西亞雇員公積金會員也可以申請從自己的公積金戶頭一次性提取高達1萬令吉(約合3220新元)的存款,作為應急來渡過疫情艱難時期。

馬國的雇員公積金和新加坡的公積金相似,旨在協助會員儲蓄退休金,也可以用來支付醫療費,以及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開銷。

這是馬國政府自2020年初冠病疫情暴發後,第四次允許人民提取公積金存款。雖說是幫助人民舒緩當前的困境,卻也引發多方顧慮。

羊毛出在羊身上 馬來西亞首相伊斯邁沙比里在兩周前宣布允許會員第四次提款時透露,截至2021年底,當局已通過三項計劃,讓734萬名會員提取總共1010億令吉的存款。

可是這麼做卻減少了當局可投資的款項,進而影響會員可分到的利息。

馬國財政部長東姑扎夫魯在今年3月中則指出,若沒有允許會員三度提款,公積金2021年的派息率應該是6.7%,高於當局最終宣布的6.1%。

換句話說,若沒有這三次提款,當局原本還能給會員派發額外54億令吉的利息。

馬來西亞財長東姑扎夫魯。(取自東姑扎夫魯面簿)在伊斯邁沙比里做出宣布前,東姑扎夫魯曾多次強調,允許民眾繼續提領公積金是錯誤的決策,自己寧可辭職也不願妥協。

東姑扎夫魯在這個課題上的強硬態度所引起的反應,相信蟻粉也會覺得眼熟:有人炮轟他「不知人間疾苦」,也有網民人身攻擊,說東姑扎夫魯是權貴,當然不受影響。一些民眾還在聯署網站change.org發起請願活動,要他下台。

分析師:寅吃卯糧 接受《海峽時報》訪問的分析員認為,馬來西亞政府決定讓人民再次提出公積金,更可能是基於馬國政壇的不確定性,而不是「嚴謹的經濟邏輯。」

馬來西亞民主及經濟事務研究中心(IDEAS)執行總監楊淑雯更直言,這項決定是出於政治考量的草率舉動,並呼籲馬國政治領袖謹慎考慮這項政策可能對退休人士和未來的馬來西亞人民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銀河—聯昌證券(CGS-CIMB)經濟學家納茲米也說,馬國政府此舉是「為渡過眼下難關而置未來於險境」的做法。

55歲以下會員近半存款有限 退休後或陷困境 多名馬國人可能陷入退休金不足的困境。(路透社)或許最令人擔憂的是,雇員公積金局數據顯示,在1280萬名55歲以下的會員當中,有48%的存款連一萬令吉都不到。其中更有260萬人的存款少於一千令吉!

因此,雇員公積金局預測,有四分之三的會員達到55歲後,存款將少於24萬令吉。

假設他們的每月開銷是一千令吉,這個數目在他們退休後,僅足以維持20年。而每月一千令吉的開銷,也只比貧窮門檻(930令吉)略高。

若考慮通貨膨脹率,以及人們壽命比預期長的可能性,存款可能會更快耗盡。

過早提取公積金存款,或能解決一時之需,卻也可能引發一系列更長遠的民生問題。


相关文章

  • 女遊客申訴馬國酒店泳池廁所換衣 被男員工看光
  • 新山連鎖保健中心突停業 消費者憂已購配套泡湯
  • 馬國少年偽裝顧客企圖性侵 女店員咬舌掐肚反擊脫險
  • 外國科研人員打造機器人蛋糕
  • 泰國入境卡平台上線四天即被假冒 詐騙外國遊客
  • 馬泰商討重啟客運與推動貨運鐵路服務
  • 在網上跟你「吵架」的可能不是人 本地網絡流量近半由惡意機器人占據
  • 安華:美國或降低對馬國徵收的關稅 磋商仍處初期階段
  • 馬國18歲青年失蹤七天後 屍體於香蕉嶼外海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