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一个越来越严重并长期存在的健康问题。过去30年,没有一个国家成功阻止了肥胖人数的增长。
这个问题让新加坡也倍感头疼。“2017至2020年,新加坡全国肥胖率从9个百分点上升至10个百分点,这让国家多年来在肥胖问题方面所做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在此前召开的国会中指出,“新加坡的肥胖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与非肥胖群体相比,肥胖人群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此外,在感染新冠病毒等传染性疾病后,他们的愈后效果也相对较差。
根据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委员会的说法,全球不仅要面临新冠病毒的挑战,还需应对其他三种威胁——气候变化、肥胖和营养不良。
那么,这些威胁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我们又能否将它们放在一起去解决?
我们近期开展了一项有关肥胖的调查研究。该研究针对32个国家的512家社会企业开展调查,为解决肥胖问题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撑以及新的应对思路。
教授简介
扫码查看
英文简历
Audrey Chia|谢慧贤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组织与管理系副教授
杨璐玲医学院副教授
环境管理硕士学术主任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管理学博士
教研领域:领导力与变革、组织多元化、社会创新与慈善、职场健康等
各有千秋的企业应对模式
导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遗传、个人的不良行为、自然和社会环境。与气候变化一样,肥胖问题也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新方法,让社会企业家等利益相关者加入进来。
为了研究社会企业家是如何预防肥胖的,我与研究团队对社会企业展开了全球首次的全面调查。我们查阅了学术数据库和32000多个媒体资源,对32个国家的512家社会企业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3月份的权威学术杂志《肥胖评论》(Obesity Reviews)上。
研究表明,社会企业主要采取5类措施来应对肥胖问题:调整饮食和营养(59%)、发展城市农业(43%)、开展体育活动(31%)、获取健康食物资源(22%)和普及健康卫生知识(16%)。
首先,社会企业通常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肥胖问题。
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宝莱坞农场(Bollywood Veggies)会组织开展种植粮食种植活动,出售健康食品,提供健康熟食,还开设了制作健康餐的课程。
新加坡企业宝莱坞农场为客户提供健康餐饮烹饪培训(bollywoodveggies官网图片)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社会企业会在不同的环境中运营,例如当地的社区(93%)、学校(39%)或工作场所(9%),有些企业还会在多个环境中同时运营。
其次,一些企业还应用了各种商业模式。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Good Bowls采用了交叉补贴的模式——在出售同样的健康冷冻食品时,低收入社区便利店的价格会更便宜,而在一些高级食品店里,这些产品的价格会相对偏高。这样一来,高档商店的消费者多支付的2美元实际上是为低收入消费者提供了餐费补贴。
其他社会企业,如总部位于新西兰的Eat my Lunch采用的是订阅模式,在向客户普及健康饮食习惯的同时,也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而澳大利亚企业Box Divvy则开发了一个平台,让消费者直接从当地农民那里购买新鲜的农产品,这样不仅能节省成本,帮扶当地农民,还减少了碳足迹。
澳大利亚Box Divvy开发的农产品直接订购平台(boxdivvy官网图片)
城市农业与多重责任行动
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据联合国估算,这一比例将在2050年达到68%,而2018年该比例仅为55%。由此可见,想要控制肥胖,就应该针对城市精准地解决问题或寻找解决方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