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青瓦台国民请愿”系统上线后,亦出现不少明显“来乱”的请愿,像是“立法禁止恋爱”、“让过硬的水果糖变软”,甚至经常有网民联署要求“处死”某某看不顺眼的明星等等。
这些恶搞请愿通常不会达到人数门槛,但也难免让人反思请愿平台若被滥用,最终是否适得其反。
建设“死星”的恶搞请愿,竟“逼得”美国政府出面回应。(互联网)新加坡人爱投诉但不支持无聊议题 说回新加坡。
一个可以参考的指标是目前国人最常使用的请愿平台“Change.org”。
若以“PetitionsSG”建议的1万人联署门槛作为基准,不难发现,能在“Change.org”上获得超过1万人联署的议题都相对严肃。
过去五年来,超过1万门槛的热门议题主要与环保有关,例如“避免金文泰森林被辟为城市用地”、“禁止本地超市提供塑料袋”、“向塑料吸管说不”等课题。
其他受关注的议题还包括“废除《刑事法典》第377A条文”、以及“向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案(FICA)说不”等和政治法律相关的诉求。
提倡停用塑料吸管等环保议题深受本地民众热捧。(Change.org截图)据《联合早报》统计,“Change.org”上仅有4%的本地请愿自行宣告成功。
成功案例包括:在疫情期间原本被勒令停止运作,但较后获政府通融的居家烘焙业者;当局也曾在2020年顺应民意,减少当年的国庆礼包产量及礼包内的物品数量,避免在疫情下浪费物资。
纵观Change.org上的反应,不难发现国人在参与请愿连署时相对理性,芝麻绿豆或恶搞的小事基本上不太受到关注。
不过,既然当局已决定不推出类似网站,想用请愿联署“逼”政府针对某些议题作出回应,暂时就只能是“胎死腹中”的美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