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世代
进入这个展区,打开彩色的大门和抽屉,看看华族文化是如何在家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哈哈,熟悉的藤条,小时候的不堪回忆。用手环轻触感应器,发现竟然有10427名访客在小时候也跟我一样挨过藤条。还真是“藤条恒久远,家法永流传”啊!
各种老祖宗的节日习俗,也被完好地保留下来。
甚至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中国南方风俗,顺便学习一下。
多元新融汇
你知道在新加坡点一杯kopi-c kosong peng需要用上几种语言?答案是三种!早期移民到达新加坡之后,除了要与其他籍贯的华人磨合,也必须与异族打交道。久而久之,源自中国的语言、食物与习俗也融合创出新的变体。
“固本”、“罗厘”、“巴仙”,这些就是各种族和方言群在新加坡交汇,发展出的本土独特词汇。猜猜是什么意思?
在新加坡点一杯南洋咖啡有多复杂?
互动桌面的小游戏让你亲手操作各种南洋咖啡的制作方法,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你知道本地朋友点的那杯“麦可杰克逊”是啥?知道的小机灵鬼留言给辣妈吧。
这个时候,小本本可以拿出来做了。
这里还有声色并茂的动画投影,介绍五道本地佳肴的演变过程。声光效果跟金沙艺术科学馆里付费参观的《爱丽丝下午茶》不相上下。
原创新展望
一群华人在短时间内接触全新的思想、语言和种族,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其结果就是一个扎根华族文化却具有国际视野之群体的形成。
新加坡华人一方面秉持着中华文化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又融入多元文化的岛国生活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生活态度。无论是艺术、美食或流行文化,新加坡华人都有独特的视角以及源源不绝的创造力。在这个展区看看新加坡华人如何发挥无限创意!
国际新典范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在极短的时间内,新加坡华族文化已传播至世界各地。你或许在中国听过林俊杰的歌,又或者在伦敦吃过老曾记蜚声海外的海南咖喱角。
新加坡华人的音乐、戏剧、书籍以及影视作品已在国际上受到瞩目,本地人才更在国际竞技场上发光。本地的美食同样遍及全球,势不可挡。如果说世界是座舞台,那么聚光灯随时都可能打在下一位本地新生代身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