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繁荣背后的争议:以国家主权换经济繁荣,依靠美国实现腾飞

2022-05-16     缘分     17756

新加坡繁荣背后的争议:以国家主权换经济繁荣,依靠美国实现腾飞

新加坡繁荣背后的争议:以国家主权换经济繁荣,依靠美国实现腾飞

在众多亚洲国家中,新加坡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作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十个国家之一,新加坡以其干净舒适的环境备受游客追捧,但同时这个追求文明的国家却拥有最严峻的刑罚,新加坡的鞭刑世界闻名。

就其经济发展来说,新加坡无疑是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然而经济发展的背后却充满争议,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弹丸之地or亚洲四小龙

"海碧天蓝满树花,清幽静雅圣淘沙。风和沙白游人醉,纵是渊明亦忘家",这首小诗描写的就是"狮城"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小国,小到国土面积只有719平方公里,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海南省也有3万多平方公里,可见作为一个国家,新加坡确实不大。

新加坡繁荣背后的争议:以国家主权换经济繁荣,依靠美国实现腾飞

新加坡的历史也算是一部抗争史,1819年到1942年属于英国殖民地,1942年到1945年又被日本占领,好不容易将敌军赶出去,1946年英军卷土重来,但新加坡一步步试探著走向自治。

直到1963年脱离英国,正式加入马来西亚,但新马合并后,矛盾不断,马来西亚最后驱逐新加坡,1965年新加坡才正式成为一个有主权、民主独立的国家。

新生的新加坡无疑手握一副烂牌,国土面积小,缺乏土地等一些重要的天然资源,人口基数小,既不能拉动内需,也无法为经济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

彼时的新加坡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停滞不前,住宅短缺、缺水、治安差等一系列问题让新加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有个词叫"绝处逢生",用在新加坡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反正也不会比现在的境况更差了,在国父李光耀的带领下,新加坡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振兴计划。

新加坡繁荣背后的争议:以国家主权换经济繁荣,依靠美国实现腾飞

教育上推行双语,让新加坡与世界接轨,治安上采用最严苛的刑罚,经济上擅用绝佳的地理位置,通过马六甲海峡沟通东西方的贸易,开拓非洲市场,引进外资,发展工业,推动新加坡产业建设。

在领导人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后,新加坡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奇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加坡跃居"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腾飞的速度之快让世界刮目相看。

新加坡繁荣背后的争议:以国家主权换经济繁荣,依靠美国实现腾飞

引狼入室or棋行险招

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比丘之国到世界奇迹"亚洲四小龙",新加坡的成功离不开新加坡人民的勤劳勇敢,但也不可忽视国父李光耀在政策上的"让步"。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第一任总理,在其三十多年的执政生涯里,毫无疑问他是新加坡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新加坡国小人少,但地理位置极佳,放在古代算得上"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当新加坡被马来西亚抛弃后,很多大国如印度对其虎视眈眈,20世纪60年代,整个东南亚的局势动荡不安,为了国家安全,李光耀选择放弃部分军事主权,寻求大国保护,他就目光投放在了西方大国身上。

新加坡繁荣背后的争议:以国家主权换经济繁荣,依靠美国实现腾飞

之后就是众人所知的,美军被"请"进新加坡,新加坡加入英联邦,李光耀试图用大国霸权镇压地区霸权。

在李光耀释放了友好信号后,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给予了回馈,最明显就体现在经济上的援助。他们提供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同时还对新加坡开放市场,推动新加坡工业化建设,不少外资进驻新加坡,促进新加坡经济发展。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新加坡不遗余力与美国建立良好关系,花大价钱"请"美国驻军,每年大部分国家支出都花在购买美国军事装备上面。

新加坡繁荣背后的争议:以国家主权换经济繁荣,依靠美国实现腾飞

美国政府对于新加坡的亲美举动喜闻乐见,也愿意给自己的"亚洲同盟"一些甜头,新加坡趁此机会不顾一切向前高速发展,创新交易方式、推出"亚洲价值"、从各个国家取长补短,从经济、文化、教育、治安等各个方面改革,最终实现了新加坡的华丽逆袭。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