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除了有“花园城市”的美名,还常被戏称为“罚款城市”(FieCy),而在绿化这件事上,两者实现了“统一”。新加坡的绿化法制健全,赏罚分明。中国香港企业戴德梁行就曾因未经许可在新加坡砍掉一棵树,付出了约78000新元的罚款和赔偿金。
位于中央商务区的皮克林宾乐雅(PARKROYAL on Pickering)?凭借其创新的花园酒店概念和多样化节能设计,成为新加坡城市重要的绿色标志,如图3-11所示。
这座酒店由来自WOHA国际一流的设计师设计。拥有面积约1.5万平方米、楼高四层的繁茂园林、瀑布和花墙占酒店总地面积的两倍以上。除了多种姿态各异的植物群将酒店院落装点得格外美丽之外,这座酒店更是新加坡首家使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零耗能酒店。酒店采用综合性节能节水措施,例如使用光纤、雨水和动作感应器,以及集雨和NEWater(循环系再用水)。从设计到装潢,我们不难发现这座酒店多以天然素材如黑木材、石砾、玻璃等配搭为设计概念,并用从外透射的日光营造大自然的和谐感。
同样由WOHA设计的新加坡艺术学院(School of Arts,Singapore)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学校旨在培养具有艺术天分并有才能的年轻学子进入艺术界,是一所介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艺术专科学校。学校坐落在20世纪传统建筑和现代摩天楼的环绕中,有着巨大惊人的绿色屋顶和覆蓋植被的建筑面。
在建筑中,一个绿色的切面设计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并且经过空气的过滤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益的环境,遮蔽了刺眼的阳光和空气尘土,使室内保持清凉的室温,还吸收了交通带来的噪声。
建筑顶部被设计成一个可供消遣的空中花园,还连接着一个跑道、树群以及可以观赏的城市全景。在整个建筑物构造的基础部位,人们也能够找到商业用地,沿着这个通道一直到头顶上的悬层,就是一个大型的露天剧场,上面有着古老、巨大的树木,人们在那里进行所有的公共活动,这才真正是一个人们生活的城市建筑。
2.政府近98%的公共服务通过在线方式提供,民众享受一站式服务
“从降落在樟宜机场的那一刻,我就体验到了免费高速的无线网,走在城市中随处可以用上优质的无线网络,还有方便快捷的手机叫车服务。”2014年,前往新加坡参加会议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郭平也不无感慨地说。
事实上,新加坡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0多年前,新加坡就不断推出国家层面的通信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埃森哲咨询公司2014年的研究表示,新加坡在电子政务方面排名世界第一;在最佳互联国家评估方面,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4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将新加坡排在第二位。
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公民对目前电子政务的满意度为96%,企业的满意度为93%。日本早稻田大学2014年的一项电子政务调查指出,新加坡近98%的公共服务已经同时通过在线方式提供,其中大部分都是民众需要办理的事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员马亮则表示,在“智能城市2015”计划实施中,物联网传感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并且大大丰富了各种数据的收集。比如,汽车上安装了传感器,开车经过某条公路发现路面损坏,这时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手机定位等电子方式进行报修处理。在樟宜机场内的每个洗手间都有二维码,旅客如果发现有设施需要维修以及有卫生问题,都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对该洗手间进行定位,帮助快速解决问题。
3.信息基础设施
新加坡高速宽带网络竞争非常激烈,增值应用和提升用户黏性已成为各网络运营商的业务发展的重点。实现“三网合一”和无线覆蓋,每个家庭通过网络适配器就可满足电视、电话、宽带上网的需求,同时还可提供收费电视和无线网络服务的功能。同时,手机3G服务已覆蓋新加坡全岛,并计划到2016年将被4G服务全面替代。政府进一步通过渐进式部署地面(AG)设施和异构网(HetNet)技术建立无线热点,使手机和平板电脑能在移动网络和WiFi热点之间无缝切换,同时预留建设超级Wi-Fi网络频谱,以实现Wi-i网络信号传输距离更远、覆蓋范围更广、能耗更低。
在新加坡,几乎每个人、公司、学校等都能24小时无间断地连接公共设施,每个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都与传感器连接,政府可以更好地收集实时数据来帮助居民和游客更容易和更高效地生活。例如,新加坡的房地产和发展局(Housing&Development Board,HDB)正构建“智能环境传感器网络”,它能捕获实时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信息。它能在公共建筑温度和湿度触及临界值时,告之用户。
政府的新MyTransport.SG App提供互动地图、交通摄像头和实时信息。它是第一个用于公民或访客实时评估选择旅行方式,并如何能最好地在城市间漫游而做出的有足够信息支撑选择的应用。火车乘客甚至可以享受非高峰旅游奖励,各种奖励直接转入EZ-Link或NETS智能交通卡。
4.社会公共服务应用
新加坡建立综合医疗信息平台,该平台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的新型医疗行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新加坡通过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利用传感器、电子记录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将医疗相关服务一体化,改变人们传统的就医方式,提升医疗信息共享水平和就医效率。新加坡开发建成Carestream医疗影像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快速地访问影像数据,为集团下属的医院、专科中心与诊所创建一个统一的患者影像档案,以及更好地访问SingHealth和EH Alliance旗下医院、专科中心和诊所的信息。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未来学校”项目把人工智能以及自动在线系统等创新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实现对课程评估、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开发等信息化处理。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联合新加坡教育部推出第三代未来教室项目,打造一个融合动力学、4D沉浸技术、语义搜索以及学习分析等20多种新技术在内的智能教室空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