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hrtech.sg 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与灵活工资制度相关的初创企业2021年筹集了约11.8亿美元的资金,而2022年前三个月就已经募集了1.08亿美元。
此前,在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新加坡,这类企业还尚未引起企业的注意。然而,就在Payd、GetPaid和Wagely等灵活工资制度初创公司经过几轮融资后,企业雇主们对这一新趋势可能带来的巨大优势开始纷纷关注起来。
如何建构供应商的收入模式
当然,相关技术或想法并非万无一失。企业在推动按需支付薪酬制度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司不会因为员工可以随意支取工资而陷入财务危机。
对于采用灵活工资制度的企业来说,如何构建供应商的收入模式至关重要。
虽然有一些灵活工资制度供应商会向雇主企业或员工收取交易费(费用将按照与企业的协议收取),但还有一些供应商也可能另有途径,例如员工通过灵活工资制度办理借记卡,由此产生的商户交易费用,使得供应商获利。
尽管这一概念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得到广泛运用,但全球监管机构是否会出台更多措施来限制灵活工资制度供应商的运营,目前还不得而知。
总之,灵活工资制度不能解决低收入群体所有的经济问题,但可以帮助这个群体,避免更多人误入歧途——因非法借贷而陷入困境。
所有的创新项目或新概念都会有不足之处和一群反对者。就在几年前,人们对小额信贷的概念提出了很多担忧,小额信贷是经济学家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百姓摆脱贫困使用的一种便捷金融工具。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额信贷或小额贷款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方面发挥了极其宝贵的作用。
不管使用什么金融工具,我们都应该重点都应该是建立一个包容性的系统,确保劳动力的财务稳定,让低收入群体在面临财务困难时,不会再感到束手无策。
文章英文版首发于新加坡Channel NewsAsia
原文标题为Commentary: Having access to earned wages can help lower-wage workers from financial troubles
作者:Sriram Iyer,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兼职高级讲师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