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3个月前,我们分析了一波全球“辞职浪潮”对新加坡的影响。不太记得的话,可以赶紧去温习/复习一下哈:
当时还只是部分行业(比如律师及医护)面临着人才流失的挑战,但大多数行业的招聘率远远高于离职率,整体离职率也低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这次我们就来聊一聊,新加坡如今的就业市场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离职浪潮
员工怎么看
据Randstad调查,3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会在今年上半年换工作,与2021同期相比增加了3%。
不害怕失业的人里面,有26%计划跳槽,比去年增加了6%;而担心失业的人群,计划换工作的比例也高达41%,比之前多了5%。
各种数据看来,今年打算离职的人变多了。
雇主怎么看
软件公司思爱普(SAP)对亚太和日本地区的1363名中小型企业领导人进行了调查,了解辞职情况及对运营的影响。
数据表明新加坡遭受的影响远比区域平均水平要大的多,62%的雇主表示今年辞职的人数比去年多。
同时,一半的公司正在尝试着解决“辞职浪潮”所带来的影响,但2/3的公司即使努力想要找到替代,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候选人。
这一点从新加坡人力部 (MOM)的数据上也得到了印证。截止到去年12月,每100名失业者对应着211个职位空缺。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待业中的人能够填补,也依然还有一多半亟待人手。
有意思的是,在接受SAP调研的新加坡雇主里,69%的人认为数字转型对其企业未来12个月的生存至关重要。其中,92%的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的波动影响着数字化进程和创新能力。
招聘狂潮
人走了,人不够,咱就招呗。这也就导致新加坡就业市场迎来了新的趋势——“招聘狂潮”(Great Hiring)。
如果说去年4个季度的离职率,维持在1.6、1.7的水平,还算平稳。
不如再看看同一时期的雇佣率,在第四季度直接破2,冲到了2.5。距离上一次达到这个水平,那还是2014年。
据MOM的最新数据,从去年6月开始,直到今年3月,想要招人的雇主越来愈多,目前占比68%。
再说说招聘机会吧。
截止到去年12月,共有117000个空缺的岗位。
职位空缺率为5.4%,近10年来最高水平。
至于哪些岗位极其缺人?大家可以查看我们之前的推文:
招聘狂潮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要填补离职潮留下的空缺岗位;一方面随着新加坡“躺平”开放,经济日渐恢复,包括当下的数字化趋势,都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才。
如何解决人才危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