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6月6日
新增2162例
總病例132萬1146例
新增0例死亡
死亡病例1393起
最新新聞會發布朋友圈
關注小編個人微信:sg125cn
截止2022年6月3日
完成疫苗接種:92%人口
接種追加劑:76%人口
96%符合條件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
每周感染增長率為0.86
每日社區病例情況
每日住院詳細情況
每日氧氣供應情況
ICU住院情況
每日死亡病例情況
新加坡出現首起猴痘病例
13名接觸者被緊急調查
一名在澳大利亞確診感染猴痘的旅客
曾在新加坡過境
有13人曾同這名旅客有過接觸
而必須接受電話監測
不過新加坡境內暫無傳播風險
來源:8視界新聞網
文告說,由於這起確診病例沒有入境新加坡,也沒有在社區內跟人接觸,因此目前不存在社區傳播風險。沒有人曾同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因此無需隔離。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接下來幾周如果新加坡出現猴痘病例,人們不應該感到驚訝,新加坡已有必要應對措施。
因為新加坡人經常出遊,且我們是商業和國際中心。若出現不明原因的皮疹,儘早就醫。新加坡2019年出現過猴痘輸入病例,因此已經制定了必要的公共衛生管控措施。
猴痘不太可能像冠病那樣成為大流行病,傳播途徑有限.
據每經網此前報道,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可通過密切接觸由動物傳染給人,雖不易發生人際傳播,但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也可能感染。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等,之後可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多數感染者會在幾周內康復,但也有感染者病情嚴重甚至死亡。
猴痘病毒有兩個分支,西非分支和剛果盆地(中非)分支。西非分支的病死率約大致為1%,而剛果盆地分支的病死率可能高達10%。
對於猴痘病毒會不會變得更具傳染性,進而給全球帶來威脅,兩名專家曾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每當一種病毒在人類中爆發疫情,病毒都會隨著傳染的人越來越多,而進化得更適應在人類中傳播。
圖片來源:美國國立公共廣播網
猴痘最早是在1958年被發現的,當時,某個實驗室的猴子身上出現了一種類似於天花的疾病,該病毒也因此得名。猴痘常見於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熱帶雨林地區,在歐洲並不常見。
猴痘疾病是一種類似於人類天花的罕見病毒感染,不過這種病毒於1980年被根除。大多數患者在幾周內就可康復,但有時候也可能造成嚴重後遺症如肺炎、敗血症、腦炎,甚至是因眼睛發炎引起的失明。
新加坡尚未出現猴痘確診病例,衛生部已經提醒醫療從業人員保持警惕,當局也會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新加坡傳染病專家表示:「猴痘就是跟天花類似接近,可是似乎看起來它的症狀是輕很多,傳染力也輕,減少很多,人對人的傳染力沒有這麼強,甚至以前的一些報告說需要近距離接觸好幾個小時才有傳染力。加上已有疫苗應付,因此無需過於擔心。」
關注新加坡最新疫情和新聞
我們會在朋友圈第一時間發布
新加坡政策,津貼,條例等
我們樂於分享給大家
(投稿歡迎聯繫小編)
微信號:sg125cn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新明日報,8視界,網絡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