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问题可能会再次引起热烈讨论,但新加坡恢复遗产税的基本面是否已经改变?似乎并非如此。
事实上,包括澳大利亚、香港、马来西亚和新西兰在内的许多地区也废除了这一税种,以鼓励海外投资者到本国购置资产,突出自身作为富有吸引力的信托和资产管理中心的形象。
同样,在新加坡取消遗产税后,经济和社会的确从中受益,新加坡人和外国人都受到鼓励在此投资和积累财富,并将其留在新加坡。
“纯”财富税什么样?
从最纯粹的形式来看,财富税应该是对个人的净财富征税,基于个人资产的综合价值(包括现金、房产、股票、奢侈品以及任何货币价值减去负债如住房和汽车贷款)。
然而,考虑到个人的资产和负债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而且可能很难评估其公平的市场价值,设计这样一个经济状况审查制度颇具挑战而且很可能难于执行。
此外,大多数资产如珠宝、古董和现金都是能够移动的,可以很轻易地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使得确定税基的机制进一步复杂化。
对纳税人的净财富成功征税的国家包括瑞士和挪威。但税率并不高,瑞士和挪威的这一比例分别不超过1%和0.8%。
不过,为了提高效率和便于管理,与创造一种令人费解的新税种相比,利用印花税和地产税等现有税种,针对更高的门槛提高税率似乎更可取。
谨慎对待富裕群体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校准税率都是避免影响新加坡财富管理行业吸引力的关键。新加坡财富管理行业是我们金融服务业的最大组成部分,并且已转向针对高净值个人,他们也为经济带来了连锁效益。
截至2020年10月,新加坡至少有200家家族理财室,管理著约200亿美元的资产,相比2017年至2019年期间增长了5倍。在投资组合管理、合规、会计和其他礼宾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就业和需求生态系统。
由于新加坡的投资友好环境,它吸引了亿万富翁Ray Dalio和海底捞创始人舒萍等人来此经商。
在回顾和扩张我们的财富税制度时,我们必须明确提高财富税的目标。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2021年预算案中明确表示,提高财富税甚至可以取代为支撑储备而提高消费税的设想,并且透露出像阿根廷那样通过“一次性税”来支撑新加坡在新冠疫情后的财政状况的意图。
那么,这是否像孟文能7月在政策研究所演讲中建议的那样,为的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孟文能关于“富人缴纳公平份额”的言论表明,税收背后的道德原则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不过,财政部讲明这些新的收入将流向何处或许会有帮助,这样富人也可以看到缴纳更多的税如何有益于社会,以及通过征收财富税已经实现了哪些其他计划。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财富税的设定都不能过于苛刻,起点也不能过低,以免夹在中间的纳税人受到不应承受的压力。
最后,适度的财富税其实不太可能导致超级富豪搬离新加坡。
毕竟,新加坡还有许多有利的非税收因素吸引外国投资者,留住本地居民。其中包括优秀的教育体系、低犯罪率的安全环境、广受尊敬的法治水平,没有洪水、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战略位置,以及稳定的政治局势等。
文章英文版发表于cna
原题为Commentary: Property stamp duties and inheritance – could wealth taxes in Singapore come from these?
作者:Simon Poh(傅寿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