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4小时前     静姝     1034

在过去的十年里,新加坡一直是中产阶级眼中的理想移民地。然而,到了2025年,现实正在悄悄变化。房价飙涨、生活成本上升、富豪扎堆、新币汇率走高……一系列现象正在推高新加坡的移民门槛。

本文将带你看清:

中产移民为何正在被边缘化?

新加坡真正想留下的,是哪三类人?

一家三口在新加坡的真实生活成本到底有多高?

如果你正在考虑移民新加坡,那么这将是一篇不容错过的“现实清单”。

过去5年,新加坡赢麻木了。

安全、教育好、税低、说中文。超级富豪们趋之若鹜,也来了不少有移民梦的普通人。

但到了2025年,必须正视一个新现实,中产移民新加坡,或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不再适合。

为什么中产的移民之路在新加坡越走越窄?又是谁,在悄然取代中产成为新加坡最欢迎的移民对象?

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承受不起

中产的尴尬境地,首先来源于新加坡近年来“全球焦点城市”的地位上升所带来的生活成本飙升。

1. 富豪大举涌入,全面抬高门槛

根据新加坡金管局数据,近三年新加坡吸引了超过700个家族办公室落户,来自全球的富豪大量迁入。截至2023年底,新加坡一共有约1500个家族办公室。

2022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AUM)达到4.9万亿新元,其中净流入资金共4350亿新元。

2024年4月,新加坡官方外汇储备达到5003亿新元,同比增长20%。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富人搬家,不只是买豪宅,物价也变贵了。看看拥车证的价格,就知道买车需求有多大。他们愿意为子女就读国际学校支付每年3-5万新币学费,买下一套500万新币起跳的洋房,雇佣司机与私厨……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不是中产能够参与。

2. 新币兑人民币历史高点,兑换成本变高

2025年第一季度,新币兑人民币汇率一度突破5.55,创历史纪录。对于多数以人民币为家庭收入来源的中产来说,这意味着:

- 每年换汇成本大增;

- 同样一笔资产换来更少的新币;

- 孩子的学费、家庭消费、医疗支出,“变贵”了至少15%以上。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当然,如果你是来赚新币的,那就可以忽略这个汇率问题。

3. 房价越来越贵,百万组屋突破1000套,连“刚需房”都在涨

根据2024年的数据,新加坡共有1,035套组屋(公共住房)以100万新币或以上的价格在转售市场成交。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新高,是2023年(470套)的两倍。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过去你或许希望落地新加坡,先买一套组屋安家。但现在,这已成为奢望。即使能买得起,也面临额外印花税、身份问题、BTO排期长、贷款限制多等现实难题。

4. 拥车成本全球第一,佣车证超10万新币

这是椰子本椰最想离开新加坡的理由。目前普通车型的COE价格已超过10万新币,折合人民币超过50万元,这还不包括车价、保险、税费。对中产家庭来说,拥车几乎成了“不敢想”的事。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5. 全面通胀:医疗、教育、服务业,全线上涨

特别是医疗与教育两项,作为中产家庭重点支出领域,涨幅尤为明显:

- 私立儿科一次诊金约120-180新币;

- 本地国际学校每年学费达30,000-45,000新币;

- 外卖配送费从疫情前的2新币涨到5-7新币。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你能活下去,但很难“活得好”。

新加坡到底欢迎谁?

在生活成本大幅上升的同时,中产阶层在新加坡的移民路径也在迅速收窄。而新加坡越来越明确地向外界传达一个信号:我们仍欢迎移民,但只欢迎“合适的人”。

1. 战略性人才:解决国家痛点的人

如AI、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物流航运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人才,具备结构性稀缺性,是国家重点争取的对象。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他们直接支撑新加坡的未来产业升级,是国家层面重点“抢人”的群体。

2. 高资本贡献者:钱放得对的人

欢迎的是设立家族办公室、投资本地初创、在新加坡建立运营团队的资本者,而非简单买房消费的“游资”。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