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猴痘與愛滋病共感染,與性傳播有關;新加坡確診病例破132萬

2022-06-07

6月7日,截稿較早,疫情數據今晚更新。

今天是星期二。通常星期二確診數據較高。

本期報道主要內容:

一、猴痘患者精液樣本首次出現陽性

二、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破132萬起

三、昨通報無新增死亡,總體病死率降至0.105%

四、仍有1起兒童ICU重症,ICU占用率2.6%

五、輸氧病患降至23人,普通型住院降至227人

猴痘患者精液樣本首現陽性

出現與愛滋病公感染病例

截止當地時間6月5日,根據美國疾病與預防中心的統計,全球已確診的猴痘病例達到了911例,疑似76例,報告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國家達到了36個。其中英國累計確診225例,西班牙186例。6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將猴痘的危險程度調為「中等」 。

歐洲權威醫學雜誌《歐洲監測》(Euro Surveillance)的最新一期發表了關於猴痘的研究特輯。一共四篇文章分別報告了5月在義大利、葡萄牙、英國和澳大利亞診斷出的猴痘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診療過程。

報告中的大部分患者都是此前與男性發生性關係的年輕男子,部分患者愛滋病毒(HIV)呈陽性,出現了共感染的病例。此外,研究者首次在義大利3名猴痘患者的精液中檢測出了猴痘病毒。

也有分析認為歐洲5月的兩場狂歡派對中大規模性行為或是本輪猴痘蔓延的主要原因,但沒有準確的證據證明病毒會通過性途徑(精液或陰道分泌物)傳播。

(PIXABAY)

關於猴痘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途徑,世衛組織和各國衛生機構的基本表述均為,「通過病變體、體液、呼吸道飛沫和污染物質從人傳播到人」;「伴隨著性行為的長時間密切接觸,而非性行為本身。」

研究者在《歐洲監測》上稱,「考慮到全球在20世紀中後期停止天花疫苗接種,人群具有易感性,猴痘向非流行地區傳播成為了公認的風險。當前的疫情標誌著關於猴痘在歐洲流行病學的基本假設發生了變化,這對監測和控制具有深遠影響。」

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破132萬起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6月6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2162起,含本土2041起、境外輸入121起,累計132萬1146起,破132萬起。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過去28天,新加坡一共出現9萬7593起確診病例,其中99.7%為無症狀/輕症,0.2%需要普通輸氧,0.04%屬於ICU重症,0.03%死亡。

新加坡人口92%已全程接種疫苗,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為77%。

加強針只對12歲以上人員開放,對5歲至11歲暫不開放;另,冠病康復者在九個月內無須打加強針。因此,加強針的人口覆蓋率與基本針覆蓋率肯定存在差距。

確診增長率連續九天低於1.0

本土病例七天移動增長率連續就天維持在1.0以下,維持在0.86,與前一天同,意味著前一階段七天出現100起,本階段七天則出現86起。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長率降至1.0以下,穩定下來之後,應該會回升趨向1.0。

病毒無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開放之後出現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關鍵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維持在低水平,民眾並不驚慌,心態平和,維持正常的生產、生活、學習秩序。

陽性率23.16%

實際比例肯定更高

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243人(11%),ART抗原檢測陽性2013(89%)。

新加坡不做全員核酸檢測,而是讓民眾自行做抗原ART自測。抗原檢測雖然靈敏度不如核酸,但是速度快,成本低,而且避開集體檢測的風險,在已經爆發疫情的城市特別合適使用。

除了新加坡,中國的香港特區、台灣地區,還有很多國家也是採用這種模式。有些國家既不做全員PCR核酸檢測,也不做ART抗原自測,如俄羅斯、朝鮮。

《新加坡眼》根據衛生部數據計算,新加坡陽性率為23.16%。

衛生部多次指出,考慮到不少ART抗原自測陽性沒有上報,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總體陽性率肯定更高。有專家判斷,總體陽性率可能已經達到60%至80%。

陽性率越高,越接近群體免疫,病毒仍會傳播,但速度放緩、重症和死亡下降。當局制定政策考慮的不是感染人數,而是重症和死亡,並在醫療資源無擠兌風險的前提下,儘快儘可能大範圍的開放。

新加坡仍有1起兒童ICU重症

新加坡昨天ICU重症病房有9人,比前一天增1人;ICU病房占用率為2.6%。

9名重症病患當中,其中1人是0歲至11歲兒童。這是新加坡連續四天有兒童ICU病例。

一般來說,兒童轉為重症是因為多系統炎症綜合症(簡稱MIS-C)。

昨天ICU的9人,按年齡分,七旬或以上6人(+2),六旬1人(=),40歲至59歲中年人1人(-1),0歲至11歲1人(=);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昨天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

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4%

衛生部昨晚通報無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393起,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06%降至0.105%。

近期死亡人數和年齡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4%,與前一天同。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絕大多數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強,病逝2人;德爾塔波和奧密克戎波則主要感染社區,病逝者大多是年長者,年邁體弱。

普通輸氧病患降至23人

普通住院病患增至227人

普通輸氧病患有23人,比前一天少6人。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隔離病房的普通型病患227人,比前一天少26人。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境外輸入121起

昨天,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新增121起,累計3萬6510起。

— END —

編輯:ABC、HQ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新冠病例激增17%,創年度新高!一大波人再現:刀片嗓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獅城兩中國男涉自導綁架  被控欺詐及企圖犯罪
  • 新加坡合影門後續:有圖就實錘?律師函警告,何晶出手闢謠
  • 新加坡一周14000例!新冠病例創2025年新高,兒童占比最高
  • 兩人的一滴滴鮮血,都……
  • 濱海灣的這把巨型椅子超出片,目測是下個網紅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