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抗疫貪污,越南衛生部長、首都市長被捕;香港宣布ART陽性不算確診

2022-06-08

6月8日,截稿較早,疫情數據今晚更新。

本期報道主要內容:

一、官商勾結哄抬試劑價格,越南衛生部長、首都市長被捕

二、香港最新宣布:快速篩查結果陽性,不算確診

三、名勝世界重啟新加坡國際遊輪

四、昨通報1起新增死亡,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4%

五、仍有1起兒童ICU重症,ICU占用率2.3%

官商勾結哄抬試劑價格

越南衛生部長、首都市長被捕

越南在疫情期間爆發官商勾結哄抬檢測試劑等醜聞。6月7日,越南衛生部長阮青龍和河內市長朱玉英被指違反了執政黨的規定,正式被捕。

當局聲明,阮和朱兩人「貶低了……政治意識形態,違反了黨的規定,給國家預算造成了損失。」

兩人在被捕之後,很可能面對刑事指控。

(河內市長朱玉英、越南衛生部長阮青龍)

兩人此前在6月6日已被開除黨籍。

早在2016年,越南就啟動反貪腐行動。今年3月31日,越共中央檢查委員會稱,阮和朱兩人與部分高官應對抗疫和醫療物資採購過程把關不力負起責任。

當局聲明,阮青龍被指濫用職權,為越亞科技公司(Viet A)虛報病毒檢測試劑盒的價格提供便利。

(Viet A試劑盒。圖源:網絡)

朱玉英則是任科學技術部長期間「違反管理和使用國有資產條規,導致損失和浪費」而被捕。

2021年,越亞科技公司被指勾結政府單位,違法哄抬試劑盒價格。越南公安部去年12月展開調查,抖出多名政府高官牽涉其中。

(潘國越)

越亞公司總經理潘國越今年1月承認將試劑盒的價格抬高45%,並給公司夥伴分發了8000億越南盾(約4750萬新元或2億3040元人民幣)「花紅」。他也承認通過賄賂,賺取超過5000億越南盾。

當局調查顯示,越亞公司以巨額金錢賄賂官員和領導,並以遠高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將試劑盒賣給這些單位。

同樣因涉案而被處分兩次的越南衛生部副部長阮長山也以工作壓力為由提交辭呈。科學技術部黨委委員、副部長范功則被給予違紀處分。

近數月來,越南數十名高級衛生官員被捕,他們被指控在醫療設備採購中出現哄抬價格的嫌疑,包括冠病檢測試劑盒。高級財政和外交官員也成為這波反貪腐的目標,許多人面臨審判並被監禁。

據《財新》引述當地媒體報道,越亞公司從2021年間就被調查,後來被控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向越南各家醫院供應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獲利達1.72億美元。其中,用3400萬美元被越亞公司用以行賄各級權責官員。今年1月28日,越南公安部通報,警方在調查越亞公司案時所查封、凍結和阻止的房地產交易,價值已達1.22萬億越盾(約合7000萬新元、人民幣3.5億元)的房地產交易,其中查出現金3800億越盾(約合2000萬新元、人民幣1.09億元),房地產價值約8400億越盾(約合5000萬新元、人民幣2.41億元)。

香港最新宣布

快篩檢測為陽性的,不計入確診病例之內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昨天(6月7日)宣布:新冠快篩檢測為陽性的,不計入在確診病例之內。但是,如果快篩(ART)陽性,核酸檢測(PCR)也呈陽性,則就被列入新冠確診病例之中。

此次調整檢測程序和標準,主要是因為香港原先將快篩病例計入確診病例,卻發現了有部分人其實是假陽性。如此一來,相當於實際的確診病例數字出現了「虛高」的情況。

所以為了避免計入假陽性病例,香港官方決定往後只有核酸檢測為陽性的人才計入每日確診病例數字之中。

繼皇家加勒比遊輪之後

名勝世界重啟新加坡國際遊輪

名勝世界將在7月1日重啟新加坡國際遊輪服務,開通新加坡至馬來西亞、新加坡至印尼的遊輪航線。

這是繼皇家加勒比遊輪本月底重啟國際遊輪之後之後,第二家重啟新加坡國際遊輪航線的公司。

皇家加勒比將於本月底開始,重啟新加坡至檳城和巴生港的遊輪航線。

名勝世界則將在7月1日重啟新加坡至印尼民丹島、峇淡島的遊輪航線,並於7月3日重啟新加坡至吉隆坡、馬六甲、檳城的遊輪航線。

自2020年初疫情發生以來,新加坡的遊輪市場大受打擊。同年11月,逐步重啟,先開通「無目的地」的遊輪服務。

本月底皇家加勒比開通的檳城和巴生港航線,將是疫情發生以來的首個有目的地的遊輪航線,意味著遊輪旅遊業開始了從局部復甦開始走向全面復甦的第一步。

新加坡確診增長率

連續十天低於1.0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6月7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4477起,含本土4301起、境外輸入176起,累計132萬5623起。

昨天是星期二。通常星期二確診數據較高,這是因為抗疫常態化的原因。

本土病例七天移動增長率連續十天維持在1.0以下,自前一天的0.86升至0.87,意味著前一階段七天出現100起,本階段七天則出現87起。

《新加坡眼》曾多次提出,增長率降至1.0以下,穩定下來之後,應該會回升趨向1.0。

病毒無法根除,疫情起起伏伏十分正常。開放之後出現病例增多,完全是意料中事。關鍵是重症率和死亡率維持在低水平,民眾並不驚慌,心態平和,維持正常的生產、生活、學習秩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人口加強針覆蓋率為77%

過去28天,新加坡一共出現9萬7275起確診病例,其中99.7%為無症狀/輕症,0.2%需要普通輸氧,0.04%屬於ICU重症,0.03%死亡。

昨天各級病患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新加坡人口92%已全程接種疫苗,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為77%。

加強針只對12歲以上人員開放,對5歲至11歲暫不開放;另,冠病康復者在九個月內無須打加強針。因此,加強針的人口覆蓋率與基本針覆蓋率肯定存在差距。

陽性率23.24%

實際比例肯定更高

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337人(8%),ART抗原檢測陽性4140(92%)。

新加坡不做全員核酸檢測,而是讓民眾自行做抗原ART自測。抗原檢測雖然靈敏度不如核酸,但是速度快,成本低,而且避開集體檢測的風險,在已經爆發疫情的城市特別合適使用。

除了新加坡,中國的香港特區、台灣地區,還有很多國家也是採用這種模式。有些國家既不做全員PCR核酸檢測,也不做ART抗原自測,如俄羅斯、朝鮮。

《新加坡眼》根據衛生部數據計算,新加坡陽性率為23.24%。

衛生部多次指出,考慮到不少ART抗原自測陽性沒有上報,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總體陽性率肯定更高。有專家判斷,總體陽性率可能已經達到60%至80%。

陽性率越高,越接近群體免疫,病毒仍會傳播,但速度放緩、重症和死亡下降。當局制定政策考慮的不是感染人數,而是重症和死亡,並在醫療資源無擠兌風險的前提下,儘快儘可能大範圍的開放。

新加坡仍有1起兒童ICU重症

新加坡昨天ICU重症病房有8人,比前一天少1人;ICU病房占用率為2.3%。

8名重症病患當中,其中1人是0歲至11歲兒童。這是新加坡連續五天有兒童ICU病例。

一般來說,兒童轉為重症是因為多系統炎症綜合症(簡稱MIS-C)。

昨天ICU的8人,按年齡分,七旬或以上5人(-1),六旬1人(=),40歲至59歲中年人1人(=),0歲至11歲1人(=);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ICU輸氧觀察2人(+1),病危插管6人(-2)。

ICU輸氧觀察2人當中,一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一人已接種加強針。

病危插管4人當中,2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4人已接種加強針。

昨天通報1起新增死亡病例

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4%

衛生部昨晚通報1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394起,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105%,與前一天同。

昨天通報的新增死亡病例是既往病例的追加,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病逝於6月5日。近期死亡人數和年齡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4%,與前一天同。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感染的絕大多數是宿舍客工,年富力強,病逝2人;德爾塔波和奧密克戎波則主要感染社區,病逝者大多是年長者,年邁體弱。

普通輸氧病患降至22人

普通住院病患增至227人

普通輸氧病患有22人,比前一天少1人。

在普通輸氧22人當中,2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0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16人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隔離病房的普通型病患227人,比前一天少26人。

在普通型住院病患237人當中,45人未接種/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192人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其中167人已接種加強針。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境外輸入176起

昨天,新加坡境外輸入病例新增176起,累計3萬6686起。

— END —

編輯:ABC


相关文章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女傭跨5樓窗沿擦窗 僱主:我在旁看著
  • 獅城女新山受傷 求助無人理 還是新加坡最好!
  • 新加坡政要齊發祝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都在過節?
  • 本田預虧六成 日產現25年最大虧損
  • 黃永宏:我國扮演中間人角色 無法左右大國決策但可誠實反饋
  • 女神卡卡星期天開唱掀時尚熱潮 閃亮前衛服飾需求增加四成
  • 應對近期冠病病例增加 本地一些企業已採取額外措施
  • 盛讚我國人民和未來願景 比爾蓋茨:迫不及待想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