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云生
洪云生,1933年出生,字运声,号六三散人,晚号停云居士(88岁),是第二代南来新加坡华人,也是新加坡书法界承前启后的第二代书家中之巨擘人物。
以毛笔蘸墨书写,饰以印章,在中国、越南称“书法”,日本称“书道”,韩国称“书艺”,云章、染毫等词则是中国文人对书法的别称。关于书法,最为清朝皇帝康熙所推崇的晚明书画大家董其昌曾在《容台别集》中提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佐证了在唐以后即有“书法”一说。汉字书法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1]。书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记述与著录,从夏商周起至于秦汉以降,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帛墨迹等相继衍变出篆、隶、草、楷等字体,有序发展,慢慢兼具了艺术的表意和气象。
洪云生
明代末期,书坛兴起批判思潮,书法上不再严格谨慎地追求传统和既有定式与规矩,运笔取锋上有大胆突破。至清初,狂放不羁、愤世疾俗的风气又进一步延伸,书家试图表现出某些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此时,数百年来影响深远的帖学日渐颓却,加之清代考据之学大兴,碑学在康有为等人大力提倡下,开始与帖学抗衡,大致为今日的书法程式奠定了基础。若是完全溯及而上,大概也可以为时至今日的流行书风和当代书法找到从明朝就开始的祖宗。
从历史来看,东亚长期以来都在中国文化的阴翳之下,至于东南亚南端的新加坡,书法的发展即源自南来的中国文人。自晚清以来,知名书家浩若繁星,有吴纬若、谭恒甫、许允之、李毓川、杨草仙、张瘦石、黎省三、崔大地、黄勗吾、佘雪曼、陈人浩、潘受、黄载灵、李毓川、松年法师等多人。吴纬若1900年生,13岁南来,善写榜书,早期本地不少商号的匾额都出自他的手笔,中华总商会“万商云集”匾,虎豹别墅里的部分牌匾以及“胡文虎公纪念碑”等也是他的墨宝。谭恒甫是前清秀才,战前在长泰街(Upper Hock Kian Street)附近办私塾,为华社所重,前大华戏院的“天演大舞台”匾额是他的遗墨,本地书坛名家徐祖燊、曾守荫等系其门下。杨草仙1838年生,四川简阳人,1922年赴日本参加东京书道大会,作品获誉为“三千年第一狂草通神之书”,大获盛名。他在二战期间及之后数年在新马印一带活动,曾在中华总商会表演书法。1960年代,吉云居酒家保留他的一幅“寿”字条幅。何若余是海南人,经营侨汇业,曾为新加坡海南会馆留下一幅对联:海籍南征家狮岛;南居北望念珠崖。黄少怀祖籍海南文昌,前清秀才,琼崖黄氏公会内祠堂联是他所题写:“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琼南孙裔,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道拉什街(TrasStreet)原庐江公所旧址之“庐江”冠首对联也在原处。李毓川祖籍金门,号赤仙,以榜书知名,约1930年过世,生前写过不少商业匾额。崔大地祖籍幽燕北京,1946年南来,新加坡“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是他的手笔。旅居英国时,他曾在中英文化协会、全英天主教总会和牛津大学举办书法展,受英国广播公司邀请到该台演讲及示范书法,也曾于法国巴黎桃乐赛画廊[2]举办展览,门生至今活跃在新加坡书坛,较为知名的有吴耀基、杨昌泰等[3]。黎省三1902年生,广东丰顺人,书法劲峻,芽笼32巷丰顺会馆大厦和武吉班让客属公会的匾额出自于他。1980年代,新加坡发展银行登报征求中华书法作招牌,黎省三以四个楷书体唯一入选,至今在用[4]。松年法师1911年生于江苏海陵,1960年由槟城赴新加坡,原是菩提阁住持,与竺摩上人过从甚密,深受各界尊敬,建国总理李光耀曾把他的作品作国礼赠送日本天皇。
通常来讲,若论“新加坡的第一代书家,论其影响及在书法教育上的贡献,当首推陈景昭与施香沱”[5]。陈景昭集金石书画于一身,1949年南来,曾任端蒙中学校长、中正中学总校教员,培养了一批热爱书法的学生,如陈声桂、邱程光等。其中陈声桂历任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会长,邱程光则于1991年创狮城书法篆刻会。施香沱也是新加坡书画史上的一位先驱人物,在新、马两地开枝散叶,弟子甚多,影响深厚,且远播至文莱、印尼及菲律宾等地。他1938年来新加坡,任新亚小学校长,周末在南洋美术专科任水墨画科老师,长达36年,其得意门生有黄明宗(兰亭画会会长)、陈建坡(啸涛篆刻书画会会长)、曾纪策、胡康乐、庄声畴、上官绍茂、余斯福(马来西亚书艺协会署理会长)等,其门生所成立的“墨澜社”自1970年代至今,都是颇为活跃的书画篆刻团体[6]。
洪云生是新加坡书法圈外斜刺里杀进来的一匹黑马,无师承,无门派,“跳出三界,不在五行”,逍遥洒脱。他的书法自帖而碑,出碑入流,出神入化,无羁无绊,自发向上,直追古人,比肩上述第一代书家。其行书、草书、楷书,以及木刻书法,均有异禀,尤“喜用狂草和一笔书”[7],卓有建树。加之他有新加坡政府机构供职和私人银行业从业40年的经历,与本地潮人巨子连瀛洲先生过从甚密,在历史久远的华联银行、义安公司、义安基金、潮州八邑会馆、潮州总会、潮州联谊社、中国学会、南洋孔教会、狮城书法篆刻会、东南亚美术协会等重要社团机构长期身居要职,作品被当作重要礼品,在重大场合赠送部长等嘉宾收藏,其本人亦相继被中国和日本、韩国等有关机构认定为传统中国书法名家,出版名人纪念册和书法邮票,影响播于海外,声名赫然。
2017年,洪云生与新加坡部长黄志明合影
2021年洪云生书法之日本邮票
洪云生住在杨厝港一带环境清幽的私人宅第,从庭院到内室,极具中国古典风格,装饰都是请在本地从事古建筑业的中国工人现场施工,屋内有绿色琉璃瓦飞檐,院内有富于文人情趣的盆栽和假山,各个房间的门口,都挂着他亲手刻制的木刻楹联,一派书香斯文。一众醉心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老朋友常年在此雅集,每个礼拜都会前来品茶、唱和、挥毫,目前碍于疫情之势,不得已停下了,但彼此的联络却从未终止。旅居泰国的友人林云峰先生,每日以毛笔书写自赋诗词,鸿雁传书,无一日间断,洪云生亦拥旧笺绵纸,以行云流水的章草回复,其雅意高尚,颇具古君子之风。本地名士邱少华博士是洪云生的至交和书法知己,1946年生于金门,10岁南渡新加坡,是第一位在美国华盛顿举办个人书法展的新加坡人,在本地书法界被誉为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法理论家,出版书籍约30部,部分英文著作受欧美大学采纳为指定参考书。他本人也为新加坡前总统纳丹和常驻联合国代表许通美(Tommy Koh)等教授书法。两人惺惺相惜,时常交流书艺,只可惜邱博士近时因患疾病,不良于行,言语沟通不便。洪云生殷殷盼望,却顾念老友隐尊,不忍亲往探视,但至诚关切之意,言之郁郁,令人嘘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