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疫情後的新加坡,面臨著各種變化!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疫情結束後的世界,將與疫情前的世界截然不同!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昨日在講話時提到:「我們得讓它(世界)變得不一樣,往好的方向發展,否則便是白過了這一場全球危機。」
新加坡又是如何在疫情中抓住機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呢?
借著疫情的機會
新加坡衛生部開展健康SG計劃
新冠疫情的到來,給人們敲響了警鐘,讓人們更加意識到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就著疫情來臨的機會,新加坡衛生部推行了醞釀多年的「健康SG」策略,對醫療保健服務做出重大改變。從明年起逐步推行,鼓勵每個新加坡人固定看同一名全科醫生,包括定期體檢和商討護理計劃。
雖然新加坡早就宣布戶外不用佩戴口罩,但在當下,出門時人們還是多戴著口罩,也知道如何給家庭消毒,教育孩子們養成好的衛生習慣。
王乙康表示,這是人們在疫情期間,切身體會到保持衛生的重要,養成了出門戴口罩的習慣。
王乙康說,「這些都是預防護理的重要一環,無論平時進行多少公共教育活動,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疫情讓新加坡年輕一代
更堅韌更具社會責任感
眼下的世界,面臨著新的局勢,地緣衝突、氣候變化、通貨膨脹、科技顛覆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以及層出不窮的新冠變異毒株,各種疫情的危機,都讓新一代年輕人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是挑戰也是機遇!
他相信,新加坡這一代的年輕人,更堅韌、有毅力,同時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如果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請放心,這是正常的。不要相信別人說這一代年輕人比不上前人,這全然取決於你從課堂以外的生活經驗中學到了什麼,以及做了些什麼。」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指出,新加坡能夠走出冠病疫情最嚴峻的時刻,是因為全國上下各盡其責,而青年也扮演了角色。
在疫情期間,學生們為隔離者送食物、為客工們騰出自己的宿舍房間、帶領很多人做早操,幫助接聽公眾詢問電話,或在疫苗接種中心幫忙,也在社區幫助有需要的人。
多國走向與冠病共存
世界走向將不一樣
新加坡部長王乙康表示,隨著世界上不少的國家走向與冠病共存,接下來的世界將大不一樣!
「我們的生活會是一樣的,還是不同的呢?我認為應該會是不同的,我們也得改善接下來的生活,否則我們就會浪費這場全球危機所帶來的變革的機會。」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的統計,截至昨晚,新加坡確診病例總數累計136萬4562起,死亡病例維持在1402起。
相比起歐美等國而言,新加坡的冠病死亡率很低,每百萬人約有23萬人確診,約有240人病逝!
王乙康表示,這一切都離不開人們的共同努力以及對彼此的信心。
新加坡鬧「人才荒」
相比工作人們更傾向於生活
疫情到來,讓新加坡鬧起了「人才荒」。
新出爐的《2022年第一季勞動市場報告》顯示,僅今年3月,就有12萬8100個職缺待填補,創下新高。大部分職缺出現在建築和製造業,這類工作主要雇用外籍客工。
在職缺持續增加、失業人數減少的雙重影響下,工找人的比例達2.42,創下1998年以來的新高。簡單來說,就是每名求職者有2.4個崗位待選!
雖然職位空缺,但新加坡人已經不再只追求金錢的工作,而是更看重家庭生活、家庭、是否和自己心意。今年年初,有調查顯示,更多雇員希望有靈活的工作安排。
疫情讓人們對工作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不再只追求工作,而是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讓整個社會的風氣逐漸有了好的變化!
通心粉們還知道疫情對於新加坡有什麼影響呢?這會讓新加坡走向更好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The End -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8254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072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