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文約3分鐘!
昨天,新加坡單日新增新冠病例改寫近三個月新高,新增7109起,每周病例傳播率升至1.23,確診病例總數累計137萬8090起,死亡病例維持在1405起。
新增病例當中有502起是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發現的,6607起則是通過抗原快速檢測(ART)發現的低風險病例。
本土病例共有6393起,輸入型病例報716起。
仍在住院:326
需要氧氣供給:27
加護病房:9
完成疫苗接種:92%人口
已接種追加劑:77%人口
疾病爆發應對系統(DORSCON)警戒級別:黃色
(圖:來源自網絡)
每周社區病例增23%,主因:奧密克戎BA.4和BA.5毒株迅速傳播
新加坡新冠的每周社區病例增加了23%,這主要是因為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4和BA.5的病例增加。
雖然目前新加坡新冠病例大多數感染的是BA.2變異毒株,但過去一個星期,感染BA.4和BA.5的社區病例增加了大約30%,這同之前三個星期的17%,8%和3%相比,高出許多。預計,這個星期的社區病例有25%感染的是BA.5毒株。BA.4和BA.5毒株的傳染情況將會持續。
根據國際和當地數據,感染這兩個子變異株後,病情的嚴重程度同奧密克戎其他子變異株相同,因此,衛生部將維持現有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室內戴口罩、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等。
雖然新加坡的嚴重新冠病例沒有大幅度增加,加護病房的使用率仍偏低,但公共醫院仍忙於照顧非新冠病人,許多醫院的床位使用率依舊偏高。
為確保緊急部門資源能滿足緊急護理需求,強烈建議公眾只有在遇到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時,才前往醫院的緊急部門求醫。
(圖:來源自網絡)
明天五個聯合檢測與接種中心將投入運作
從明天(23日)開始,五個新的聯合檢測與疫苗接種中心將投入運作,為公眾接種新冠疫苗。
這些中心分別位於宏茂橋、紅山、盛港、兀蘭和義順,這將使這類中心的總數達到十個。
這些中心將提供輝瑞-BioNTech/復必泰(Pfizer-BioNTech/Comirnaty)新冠疫苗和莫德納/Spikevax新冠疫苗。
至於位於前碧苑中學(Bishan Park Secondary School)的聯合檢測與疫苗接種中心將提供諾瓦瓦克斯生產的新冠疫苗Nuvaxovid,它是第一個提供這類疫苗的聯合檢測和接種中心。
12歲及以上的人士可到任何一個聯合檢測和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和追加劑。
位於來福士城會展中心的疫苗接種中心將在7月18日關閉,以便整合資源,騰出空間用於其他用途。
(圖:來源自網絡)
出現一起輸入型猴痘感染病例
新加坡出現一起輸入型猴痘感染病例,患者是一名42歲的英國籍男性空服人員。
患者在本月15日至17日期間到過新加坡,並在19日再次入境。患者在14日開始出現頭痛症狀,16日則出現發燒症狀。這些症狀隨後緩解,而後他在19日出現皮疹。
他當晚通過遠程問診尋求治療,並在隔天(20日)轉送到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作進一步評估。同一日,他的猴痘檢測結果呈陽性。他目前在國家傳染病中心住院治療,病情穩定。
衛生部正在對受影響的航班,以及患者在新加坡逗留期間的接觸者進行追蹤工作。患者期間除了在16日去了一家按摩店和在三家食品店用餐外,基本上一直留在酒店房間裡。
(圖:來源自網絡)
一般來說,在這些地方向訪客傳播的風險很低,因為數據顯示,猴痘是通過身體上的密切接觸或長期接觸傳播的。
目前病例所到訪的四個地點都在進行清潔和消毒。已經確定了13名密切接觸者。所有密切接觸者將在最後一次與這起病例接觸後被隔離21天。
此外,兩名低風險接觸者已被要求接受電話監測。在這段時間裡,每天會接到電話,以監測任何症狀的出現。一旦疑似被感染,他們將立即被轉至國家傳染病中心進行進一步評估和隔離,以防止進一步傳播。
感染猴痘者通常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背痛、淋巴結腫大、寒顫、嗜睡和皮疹,多數患者在兩到三周內康復。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猴痘病毒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重症風險較高的人包括幼童、孕婦或免疫力低下者。
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一般不常見,但(猴痘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體液或病變材料或被污染的材料而發生,潛伏期從五天到21天不等。感染者一般從發燒開始到皮損結痂為止都有傳染性。
(圖:來源自網絡)
我是海羊,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隨時了解新加坡靠譜的當地乾貨!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