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再發現一種後遺症!口齒不清、閉眼困難!3天後,一波新政出爐備戰"第5波"

2022-06-28

新加坡再發現一種可能的新冠後遺症,網友上傳面癱照片,和某位歐美巨星是「同款」!

醫生認為和新冠康復後導致免疫力下降有一定關係。

而且最近新加坡新一輪疫情來勢洶洶,國大迎新會爆出20多個學生確診,兩天即使在周末病例也高居5000、6000例,「黑色星期二」恐有爆發。

(國大迎新會:新明日報)

昨天早上新加坡政府緊急宣布了一些防疫新政!

新加坡本地出現 罕見拉姆齊亨特綜合徵

大家都想Get明星同款,但是沒有人想得明星「同款病」。

還記得半個月前,歐美巨星小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突然宣布取消巡唱, 他在公開自拍片段向歌迷解釋因為自己患上罕見疾病「拉姆齊亨特綜合症」

(圖源:INS)

他描述:「這種病毒病毒攻擊了我耳朵的神經、面部神經,導致我的臉部癱瘓。你可以看到這隻眼睛沒有眨眼。我的這一側臉無法微笑,這個鼻孔不會動。」

現在新加坡也有人得了同款病,並且作為一名康復者,醫生認為和曾經感染新冠有關係。

(圖源:早報)

根據新加坡本地媒體報道,一名40歲女性(職業:行政助理)

在今年5月初確診新冠, 新冠本身症狀屬於輕症,當時發燒了幾天,休息了一段時間就轉陰了。

但是康復一周以後,有一天她突然感覺左臉有隱隱疼痛和痙攣。

她當時沒有太在意,結果4天之後,半張臉開始明顯下垂,吃東西時候也使不上力!

(示意:比伯只能動一邊臉,說話也有點口齒不清)

發病第一周是最嚴重的,新加坡女子形容左半張臉像「廢了」一樣。

面部:肌肉塌陷,因為無法控制左臉肌肉,甚至不能完全閉上左眼。

眼睛:眼睛閉合困難,左眼視力變得有點模糊。

耳朵:左耳也陣陣疼痛,聽力也變差。

醫生診斷她患有拉姆齊亨特綜合徵,和上文明星Justin的症狀一樣。

現在經過了幾周,她還在緩慢恢復中,在控制肌肉方面有心無力。

醫生說因為屬於神經方面的後遺症恢復通常比較慢,預計還需要一個月至三個月才能康復。 給

她看診的新加坡醫生認為,和確診新冠可能有些關係,回想起來賈斯汀比伯在今年2月也確診過新冠。

(圖源:環球網)

媒體收到網友爆料之後向專家求證,樟宜綜合醫院傳染病學高級顧問說,雖然冠病和帶狀皰疹沒有直接關聯, 但新冠病毒的確會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提高感染帶狀皰疹的風險。

(帶狀皰疹示意圖:CCTV)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一種長期潛伏在人體裡面的病毒,新加坡5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90%體內都有。

一旦你的身體免疫力下降,就會遭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攻擊,帶狀皰疹又俗稱「蛇纏腰」通常長於身體半側,沿著一個地方的神經節生長,呈單側帶狀分布,一般不會超過身體的中線。

和一般起疹子不同,帶狀皰疹是神經炎的反應,除了癢還會有神經性的刺痛、麻木。

雖然罕見,但這種病毒也會攻擊面部神經而引發的拉姆齊亨特綜合症!

要知道賈斯汀比伯才20多歲,本地患病女子40歲左右,所以年輕人也有幾率患上該病。

典型症狀是面癱、耳痛和耳內或耳周圍長水泡。

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味覺改變、口腔內長水泡、暈眩,以及聽力出現異常,如耳鳴和聽力受損。

極端的情況可能會因為無法完全閉上眼睛而導致眼睛乾燥、發紅甚至角膜損傷。醫生提醒越早開始治療,康復機會就越大。

隨著人類和新冠共存越久,被發現的"後遺症"越多,很多症狀往往沒有直接的證明與新冠有關係。

但是不可否認新冠改變了一些人身體的狀態,比如有人稱自己康復後氣喘、胸悶、失去味覺、疲勞等等。

一旦免疫力差了,身體就會遭到各種各樣其他病毒的攻擊~

不過好在現在最新研究初步結論是:確診奧密克戎痊癒後,出現長期新冠後遺症的機率比德爾塔要低。

數據來源:柳葉刀 | 制表:上觀

眾所周知,接種疫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新冠重症,而嚴重後遺症往往和較重的症狀聯繫在一起,接種疫苗進而也可以減少後遺症。

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不要感染。

但是新加坡現在正面臨疫情全面反彈,這次特殊時期還伴隨著人們不夠重視和政策改變的特殊情況,岌岌可危。

人們一點都不重視新冠

國大迎新會曝感染群

新加坡病例正在回升,可以預見會有更多人感染。 這一輪疫情人們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周六晚上還有大量人聚集在烏節路聽街頭歌手唱歌, 很多人沒戴口罩(按規定戶外無需戴)一起合唱。

(圖源:CNA)

對於這波聚集,網友都只能說「你們自求多福了」。

祝願那些打了針的人好運 祝願那些得新冠的人好運

網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前幾天新加坡大學還爆出了迎新會出現的新冠感染群。

一下子20個年輕力壯的人確診新冠,但是新加坡衛生部早已不通報感染群了。

是學生悄悄向媒體曝光,新聞才揭發了這件事~

(圖源:mothership)

(圖源:新明日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最近是新加坡大學開學的時候,爆料的女生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她所在的學院在6月15日到17日舉辦迎新會。

當時一共200多人參加,分成18個小組,在校園的室內外進行一系列團建活動。

按規定室外活動不需要戴口罩,但是很多人玩嗨了從室外返回室內也沒有沒有戴上。

迎新會上很多活動都是需要學生肢體接觸的,結果第二天她和其他20多個學生都確診了!

參加活動前她本人進行過自測呈陰性,所以她認為一定是在活動中被人傳染。

新加坡的年輕人是最「無懼」新冠的一代,我們在社交網絡上也經常能刷到他們夜晚「無罩」熱舞。

(迎新會示意圖)

2天後,新冠補貼全面縮水 政府宣布發放免費ART

疫情襲來,但是!2天後有個重要的變化:呼吸道疾病去看診不再是「10元診費」。

前段時間衛生部發布重磅通知:

「隨著我們恢復正常,並學會與新冠相共存,相應開始縮減對新冠相關治療的補貼規定。」

具體來說以下領域將出現變化,新冠醫療相關補貼「大縮水」

【1】 🫁 PHPCs的呼吸道感染費用

2020年2月啟動新加坡超過1000家PHPC診所提供護理,出現呼吸道症狀的本地居民看診只須支付10新幣診費包括開藥,建國一代和立國一代則只須支付5新幣,當時此舉是鼓勵大家不舒服了去看醫生。

現在,這項重大補貼將取消,診費水平回到疫情前,不過如果你的確有新冠症狀還是會提供免費ART和PCR。

【2】 第二方案遠程醫療護理

從7月1日起,在新冠醫療方案二(Protocol 2)下進行居家康復的低風險冠病病患尋求遠程醫療服務時也沒有津貼,目前新加坡99.7%的確診者都屬於無症狀或輕症,遵循方案二進行居家康復。

那些少數的高風險並出現嚴重症狀的冠病病患如果在冠病醫療方案一(Protocol 1)下居家康復,則將繼續享津貼。

【3】 公立急診醫院的急診室(ED)收費

到公共醫院急診室尋求新冠緊急治療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證件持有者如果最後不用住院,從7月1日也要支付急診費用。

只有那些必須住院或被送往社區治療設施,而且已完成接種或本身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新冠患者,他們的急診費和住院費才能獲政府全額補貼。

(以上海報:衛生部)

這三條措施看下來意味著什麼呢?【解讀】

從7月1日起,如果你出現了呼吸道症狀,咳嗽發燒嗓子疼,去診所看病需要花的就不止10新幣了……

根據各診所掛號費和藥費不同,開銷可能在30-60新幣之間,甚至更多。(如果是24小時診所的夜間時段)

你也不能隨便往醫院的急診部門跑, 如果最後不需要住院的話,急診部的掛號費更加貴,有補貼的情況下都要100多新幣,沒有補貼收費還要翻一番。

(公立醫院急診掛號費:seedly)

另外在居家康復期間,動用遠程看診服務也會更貴了……

這基本上就是在沒有嚴重新冠症狀下,讓大家自己檢測、自己居家康復的意思。

前兩天很多人問:那我感冒了,又不知道是不是新冠,看個醫生就花掉大幾十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只能是自己先做一個ART快速抗原檢測。

現在新加坡ART試劑價格已經降到了大約2-3新幣,而且昨天早上政府宣布馬上又要免費發。

昨早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小組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和衛生部長王乙康,在一起走訪流動接種站的時候宣布:

7月將給本地每戶家庭分發10個免費的ART冠病檢測儀

黃循財說新一波的疫情來了,之前的注意事項要重視,比如人們繼續戴口罩、身體不舒服就呆在家。

另外他還補充現有的防疫措施夠應對新一波疫情,暫時不用收緊。

《黃循財:現在無需收緊新冠防疫措施,必要的時候做出調整》

(圖源:CNA)

"我們必須預計在未來幾周內病例會繼續上升。幸運的是,沒有證據表明這個BA.4 BA.5亞變體的嚴重程度有所增加,總體住院情況仍然穩定。」

"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們的評估是,基於我們目前的態勢,我們將能夠渡過這一波。換句話說,我們不需要在這個階段收緊我們的安全管理措施。"

(示意圖:CNA)

他補充說國家將密切監測情況,包括未來幾周的感染軌跡、疾病嚴重程度和醫院情況。

如果有必要,政府將不得不做出調整。

掐指一算,黑色星期二馬上就要來了。

上周:6月19日星期日3199例,6月22日星期二7109例,暴增一倍以上!

這周:6月26日星期日5116例,6月28日星期二會達到多少?

現在新加坡幾乎沒有防疫措施、也取消了大部分新冠補貼、大家一定要小心為上。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新冠病例激增17%,創年度新高!一大波人再現:刀片嗓
  • 震驚!新加坡16歲少年豪擲千元享受"特殊服務",父母臥底揭發按摩店黑幕!
  •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 三名拉丁美洲籍男子飛新加坡,闖豪宅盜走大量現金和珠寶!27小時內遭警方逮捕!
  • 獅城兩中國男涉自導綁架  被控欺詐及企圖犯罪
  • 新加坡合影門後續:有圖就實錘?律師函警告,何晶出手闢謠
  • 新加坡一周14000例!新冠病例創2025年新高,兒童占比最高
  • 兩人的一滴滴鮮血,都……
  • 濱海灣的這把巨型椅子超出片,目測是下個網紅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