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啥突然火了?

2022-06-29     于晏     39211

过去几十年间,新加坡的CEO做了不少重大决策,始终锚定李光耀的一句话,“新加坡这个国家没有资源,我们唯一的资源就是我们的人民”。

可如果人民罢工了,怎么办?

1980年,新加坡航空发生过一次大罢工,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只花一小时即平息了风波,他与工人沟通的核心,简要说就一句话:要么干,要么滚,大不了再造一个新航。

新加坡为啥突然火了?

要知道这时新加坡禁止罢工法律已经生效,而新航可以算是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于与世界各大洲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先后开辟了美国、加拿大、欧洲、非洲等航线,更是以高水准服务著称,可以说是对外联系的命脉和名片。

为什么会有禁止罢工这样的法律?1968年英国陆续撤军以后带来大量失业,且由于刚刚被马来西亚逐出联邦,两国关系也非常紧张,可想而知生存是新加坡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陆续颁布的《雇佣法令》和《工业关系法令》,极大地限制了劳工权利,当然也包括罢工。

试想,一个东南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工权力又有诸多限制,李光耀一直是CEO,而且新加坡虽说和美国关系挺好,但与苏联也一直眉来眼去,这都是被西方国家诟病的地方,所以新航罢工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有人正等著看笑话呢!

这事儿还有一个大背景,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以后,世界范围都掀起左翼运动,以新加坡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也一直被西方国家批评是“独裁政府”。

但一个一穷二白、资源贫乏的国家,又不可能像大航海时代那样疯狂殖民,就只能让所有人埋头把精力放在发展上,作家唐诺的话说,就是要从工人的手里,把第一笔资本从“无中生有极艰难的、极难忍受的、背反基本人性的,从并没有多少剩余的彼此生活里硬生生挤出来。”

一旦新航罢工处理不好,快速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就会爆发,引发全国性的冲击。所以这就是新加坡,把本就不多的人心凝聚起来是最重要的。事件平息之后,李光耀取消了所有参与罢工人员的永久居民资格,并驱逐出境,这也是新加坡最后一起有影响力的罢工。

从1968年到1980年,新加坡的GDP从14.26亿美元,增长到118.96亿美元,此后一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新加坡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即位列“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要说一句都是从新加坡人身上“榨”出来的,也不算过分。

但硬币的一面是面临的生存和经济增长问题,另一面则是必须融入西方那套政治和经济体系,最重要的是不能成为任何国家的附庸,这听起来难度就不小,新加坡的CEO是如何解决的?

先说这么个事,前阵子我看的娱乐节目中,一位知名歌手认为“一首网络红歌可以做30秒BGM,但承载不了更大的舞台”,画外音是就算 在抖音再火,到了节目里还是得专业导师说了算。

这句话道出了这个世界的通行规则:大到国家关系小到职场,只要是舞台就总有“定义者”和“被定义者”。

话虽这样说,但这档节目为什么还需要网络热歌和网络歌手?进一步讲,所有人都想做定义者,但做不到怎么办?日本银行前行长白川方明在《动荡时代》中,有一段日本货币政策是如何被“拿捏”的描写。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西方国家奉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基于此制定了一套DSGE(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虽然他并不认同这一模型适用于日本货币政策,但作为日本央行的决策者和经济学家,“如果不理解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被视为共同语言的计量模型,就很难与海外同行进行对话”,并且还“面临国内经济学者的指责。”

日元从《广场协议》到《卢浮宫协议》再到白川方明的叙述,都快被整麻了,日本显然是个失败“定义者”,新加坡想要从火中取栗,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新加坡不可能有一个确定性的自我,因为她的自我总是被别人定义”,这是人类学家项飚的论断。

新加坡的做法是去观察、然后嵌入。项飚告诉我们,观察的意思由近及远,与马来西亚、印尼的关系,到作为东南亚、远东的一部分,再到英美全球地缘格局,从各种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观察,然后扮演中间人去调和关系完成嵌入,重要性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虽然新加坡是个“被定义者”,但从结果来看,新加坡CEO这一套从观察到嵌入的战略和手段,无疑是非常高明和成功的。

新加坡为啥突然火了?

新加坡为啥突然火了?

高效的体制

纵览新加坡几十年间,你会很容易得到它“从边缘到中心”的观察结论,但除了“CEO”的各种决策得当之外,更重要的是体制建设对路,高效廉洁的政府,良好的营商环境,乃至清洁的街道、花园般的城市,都是富豪与中产用钱、用脚投票的理由。

这套体制又是怎么来的呢?

先是心态。

“新加坡是极其清晰的自我认识到了边缘,化边缘为动力,而不是被边缘所诅咒”,项飚如此评价新加坡的现代化过程,对他来说,认识到这种边缘“把原来那些大的象征性、符号性、固定性的思维,那种自大解放出来了。”

怎么理解这句话?什么叫象征性、符号性的思维?除了美国这类政治案例,商业上可以从Tiktok最近的一件事找到线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