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每十名工藝教育學院學生當中,就有九人修完課程。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其他國家中,這個比例是40%。
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出席工教院成立30周年的活動上公布這項數據時也指出,工教院在政府為學生提供多重發展機會和方向的策略下,是至關重要的。
工教院以因材施教的方式,讓每一名孩子在教育體系中發揮所長,儘可能走得更遠。
他說,工教院應該適應時局,為業界夥伴增值,同時為終身學習做出貢獻,在我國的未來發展上扮演更重大的角色。
張志賢說,多數學生在一生中會在數個企業中任職,因此工教院扮演的教育角色並不是在學生畢業時就結束了,它必須繼續為畢業生提供機會,也協助其他工作人士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