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2022-07-05     缘分     18769

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也算是在疫情的督促下加速,新加坡现在办什么事儿似乎都可以足不出户了。如今,连生死大事,都可以数码化了!

从5月29号起,在新加坡注册出生和死亡的程序,都将数码化,不再发纸质出生证书和死亡证书。为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盗,每份证书上都有独一无二的QR码来进行辨别。

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数码证书怎么办理?

随着电子证书的推出,父母只需在婴儿出生后,通过LifeSG应用为新生儿申请出生证,完成登记手续后,就能在90天内通过移民局网站或MyICA应用下载电子出生证。移民局和医院的出生证服务也将终止。

同样在数码化后,死亡证书也只须医生在网上签发死因证书,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死亡证书。 逝者亲属从医院获取下载死亡证书的所需信息,如死亡证书编号,便可在30天内,通过My Legacy网站下载。免去了如今先等医生签发,再拿资料去医院、邻里警局或ICA申请的不便。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新技术。

的确,这不是黑科技,它只是代表着:让科技服务于每天生活中的基本小事,简化各种程序,节约民众时间,是新加坡政府心中的大事。

本篇文章不探讨“电子支付”等商业行为,只给大家安利公共事业行为。

医疗

日常生活中最让人头大的事非上医院莫属。先不说病痛的折磨,就是把所有流程走一遍也是脑力和体力的考验。

凭心而论,新加坡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已经非常人性化。需要紧急处理的去紧急部门,不紧急的可以用卫生部开发的APP——Health hutHealth buddy进行预约。

还不了解的小伙伴赶紧下载一个研究一下哦,各大公立医院、诊所、学校牙科,甚至特殊医疗中心如国家心脏中心、国家癌症中心等等都可以约,还能挑选心仪的医生。

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如果预约的时间需要调整,还可以改时间。

另外附加加分项:如果只需拿药就不用特地跑医院,用Health Buddy扫描一年内有效处方签,医院确认后就有物流自动送上门,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免去了出门诸多不便。

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医疗数码化也简化了就诊步骤,让看医生更有效率。 我从2013年第一次去新加坡医院,就没见过病历这种东西。这意味着同一所医院的任何一位医生在看诊的时候就能看到病人健康状况,用药情况和其他治疗医生的评估,从而对病人有一个更全的了解,大大降低了用药风险和误诊风险。同时病人在就诊中不用等检查报告,检查报告会自动传到主诊医生那里,只需和主诊医生沟通就可以,节省了很多等待时间。

如今新加坡更是建立了国家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库,不同的医院和诊所为同一位病人进行治疗时可以省去同样的检查和药物。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动了医院的奶酪来方便民众!特别对于年长者或者就医时意识不清的病人来说,医生可以从数据库得到完整的病历,从而保障治疗的准确性。

另外,新加坡的医院先看病后付钱,通常病人看完就走了,排队付钱的场景在医院从没见过!直接走保险渠道的,柜台小姐姐会告知他们能自动处理,需要自费的通常也是电子支付。 医疗水平见仁见智,不过,新加坡的数码医疗体系绝对在全世界都是课代表。

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教育

新加坡中小学共同的学习平台SLS(Singapore Student Learning Space),承担了中小学生的主要E-Learning任务,疫情以来,学生家长们体会一定特别深刻。

SLS是一个包括视频、动画、游戏、功课和测验等等环节的一站式平台。这个平台并不是拥有多了不起的黑科技,而是设计时的细致程度,尽可能减少了使用时的麻烦。

天天嘲笑新加坡“电子支付”很落后,但看到它的政策我又沉默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