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自主還是對丈夫要求更高? 去年三分之二離婚申請都由妻子提出

2022-07-07

冠病是婚姻的試金石?

冠病期間在家辦公,整天對著另一半,相處多了摩擦也增加?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昨天(7月6日)公布的2021年婚姻數據,去年有7890對夫妻獲准離婚或獲判婚姻無效,比前年多出13.4%。

當局指出,這是因為去年有更多離婚申請,加上早前延後處理的離婚申請在防疫措施放寬後開始辦理。

儘管如此,我國整體離婚率依然比10年前低。

三分之二離婚申請由女方提出 去年,新加坡共有5907起申請離婚個案,其中近三分之二是由妻子提出的。

紅螞蟻看到這組數據的第一個反應是:哇,女性更自主了,也更有經濟能力,不再像從前一樣,擔心離婚後就會失去了依靠而忍氣吞聲。

然而,先生的看法竟然與我截然不同!

他說,應該是女人越來越高要求,發生一點點事情就受不了鬧離婚。

難怪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無論是在語言上還是在情感上,都大相逕庭。要嘛就水火不容,要麼就是異性相吸,所以有夫妻長長久久,也有的只能拜拜收場。

不過,該報告指出,妻子提出離婚的比例其實在2021年和2011年保持相對穩定,分別為63.8%和64.7%。所以,女性敢敢離婚,尋找更好的生活的趨勢已經持續長達10年了。

去年,20歲以上的已婚男性中,每1000人有7.2人離婚,低於10年前的7.6人。20歲以上的已婚女性中,每1000人有6.9人離婚,低於10年前的7.2人。(ISTOCKPHOTO)超過一半(53.5%)的民事離婚案件將配偶的「不合理行為」列為離婚的主因。

58.1%的女方將這列為原因,但只有45.3%男方列此為由。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71.2%的穆斯林離婚案件是由妻子提出的,高於2011年的69.6%。

選擇離婚的多是45歲及以上的夫妻 去年離婚的個案中,45歲及以上的年齡層占46.4%,高於10年前的37.7%。35歲以下年齡層的占18.2%,低於10年前的22.7%。

由於45歲及以上男女離婚的比率增加,35歲以下男女離婚的比率減少,推高了離婚年齡的中位數。男性從10年前的41.3歲上升到43.9歲,女性則從37.7歲上升到40歲。

婚姻壽命中位數為10.7年,與10年前的10.5年相近。結婚五年至九年後離婚的夫妻依舊居多,占離婚總數的29.8%。

所以,七年之癢恐怕是有根據的哦。

越來越少男子娶教育程度比自己低的妻子 晚婚現象持續,首次結婚的新郎和新娘年齡中位數為30.5歲和29.1歲,高於10年前的30.1歲和28.0歲。(聯合早報)傳統上,男性通常會娶教育程度比自己低的妻子,而女性則會找教育程度比自己高的丈夫。

不過,這一趨勢正在改變。

新加坡男性娶受教育程度低於自己的妻子的比例,從2011年的16.3%降至去年的12.3%。

與此同時,女性嫁給受教育程度高於自己丈夫的比例,從2011年的17.5%上升到去年的18.2%。

雖然如此,大多數婚姻(69.5%)的夫妻教育水平相似。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陳寶玲醫生說,現在女性大學畢業生比男性多,導致更多男性選擇與自己受教育水平相當同的女性結婚、娶受教育程度比自己低的妻子的男性因此變少了。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恩賜接受《海峽時報》受訪時指出,雖然學歷不一定是衡量收入的好指標,但收入仍然是本地男女擇偶時的一個關鍵考慮因素。

飛躍社區服務中心社工則認為,如今,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越來越多,她們經濟獨立,可能不會因為嫁給教育程度較低的男性而感到不安。

她也注意到,夫妻雙方的角色和責任也出現轉變。

她說,今天的女性看重並要求男性在家庭中做出同等的貢獻。

「我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男性願意承擔他們的家庭責任,如家務、買菜和照顧孩子,而女性也出去工作並對家庭做出經濟貢獻。」

好消息是,隨著防疫措施放寬,更多情侶得以完成終身大事,去年註冊結婚的新人比前年多約25%,共2萬8329對。


相关文章

  • 將毒品偽裝成垃圾躲取締 四男女新山面控或死刑
  • 國際遊客人數大幅下降 美國旅遊業倍感壓力
  • 新山女子服用未經批准藥物 一年內暴增90公斤
  • 不生等於亡國滅種? 100年後韓國人口預測僅剩753萬
  • 地緣政治持續緊張 歐洲旅遊業夏季充滿不確定性
  • 馬六甲海上出現水龍捲 向岸邊移動嚇壞民眾
  • 新馬第二通道油站發生槍擊案致一死 馬國警方逮捕三嫌犯
  • 日本7月5日將有大災難? 預言作者沒那麼神准
  • 畢丹星在馬國談論新加坡政治可有「踩過線」? 網上掀開一波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