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产市场最新研判:关键词是大通胀和加息

2022-07-13     于晏     18667

新加坡写字楼市场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中国各大科技公司的亚太总部都选址新加坡,比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小米投资还有一些区块链公司。中国企业国际化,新加坡是最好的跳台。2022年新加坡写字楼Q1的市场报告就指出,现在写字楼的主要需求来自中国科技公司,Web 3.0 的时代,新加坡已经准备好乘上这波红利,进入快速增长

2.5 价格趋势

植物园附近的别墅,目前已经是2-3倍的价格,和租金的涨幅一致。在9区、10区,别墅价格增长达到了40-50%。这个牛市的主力军是本地公民,只有1%是政府特别邀请的超高净值新移民。这个1%的市场是竞争最激烈的,一线地产目前已经涨了几乎2倍。其他市场,很多有40-50%的涨幅。

我预判这一轮均价增长应该会超过70%。09年到12年的周期,均价涨了60%左右,主要是因为当时印钞很多,而2020年初开始的宽松量化注入的流动性是远超过09年的,预示著这轮印钞被消化完后的涨幅会超过70%。目前顶级资产已经超过70%,整体市场的平均涨幅也达25-30%,剩下的涨幅空间可以看租金的涨幅。写字楼同样,也是在复苏的状态,CBD区域顶级写字楼租金现在月均价12-14新币。

新加坡是一个很少有的发达国家,在2010年后薪水还大幅增长。2010年到现在,新加坡人均家庭收入增长了70-80%。欧洲没有增长,而美国的涨幅达不到新加坡的程度。虽然前面提到顶级资产翻倍了,但是大众市场还好。所以新加坡的大众市场性价比还是很好的。

现在是一个普涨的时代,博纳产业年初做了一个价格预测,前半年的走势是相符的。今年私宅总体预计涨幅超过3-5%,Q1的交易量相对低,Q2开始起飞并大幅上升。核心区价格以后会是2600-4500新币一尺。所以现在2600新币一尺已经是很好的入场价。现在核心区永久产权2600新币一尺或者荷兰村99年2400新币一尺这些都是很好的房产。

新加坡房产市场最新研判:关键词是大通胀和加息

2.6 新加坡房市结构性变化

新加坡是最受欢迎的亚洲金融中心和家族办公室(家办)天堂。因为大批申请涌入,新加坡今年把家办的资金门槛提高了一倍,第一年要1000万资金,第二年还要再追加1000万。而这些有实力申请家办的资金,基本上都有购买多套房产的实力。

我前面提到各类互联网公司都在往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EDB),它是隶属于贸易与工业部的政府机构,目前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吸引好的公司来新加坡开海外总部。因为只有顶级的头脑才能克服新加坡有限资源的窘境。以前谈到亚洲金融中心谈的是香港、上海,而香港证劵交易所体量是新加坡的10倍,后者是排不上名的。但是未来十年的新加坡是有机会的,现在新加坡的资产管理量金额已经接近香港。投行还是婴儿的级别,但是如果能吸引到人才,放开约束发展起来,新加坡的豪宅价格是还要翻一倍的,游艇的数量也会翻倍,更多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是稳定的政策和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是目前很多其他城市缺乏的,也是动荡的后疫情时期,很多富商很看重的优势。现在很多在美国或香港上市的公司来坡时,坡政府会鼓励在新加坡交易所也上市。政府在通过多方努力帮助新加坡成为金融中心。未来的新加坡,本地中产会很舒服,因为政府会有很多政策和补贴来保护本国人的利益和生活水平。同时,这个国家也会保持高度开放,为世界提供高端服务。

2.7 聚焦豪宅市场

新加坡房产市场最新研判:关键词是大通胀和加息

Eden这栋楼,两年前传旺旺集团父子整栋,均价4827新币一尺买下。我个人觉得它的户型是很奇怪的,客厅是个三角形。再说Park Nova,这类房子代表了新加坡房市的国际市场,而不是本地市场。这个项目的建筑品质和设计对本地开发商来说都是一次大开眼界,因为需求也在跟进,也预示著未来的新加坡豪宅市场会有一个很大的跃升

以前在新加坡没有人愿意花费1000万新币买个公寓,所以Ardmore Park这么多年1000万的价格走不动。但是现在新的一批买主,是愿意花2000万新币买个四房的,因为新加坡确实国际化了,像在上海、香港,甚至纽约、伦敦的顶级豪宅,2000万新币(约等于1亿人民币)的价位都是有人买的。所以像Park Nova这样的项目,顶层公寓(Penthouse)是先卖完的,然后是4房。因为现在1400万的价格对于这个级别的买主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我们确实需要换个角度,横向对比去看新加坡蓄势待发的未来。巴菲特的投资原理说,寻找价格有安全边际的投资资产。比如说郊区新盘,99地契均价2300新币一尺,如果类似地段永久的才卖2100-2200新币,那就是便宜了,有安全边际。剩下的只是挑选好的户型、朝向。

新加坡房产市场最新研判:关键词是大通胀和加息

3总结

投资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现在不确定的是加息,这对于市场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测试。确定的是新加坡的基本面好,稳定的价值凸显,产业继续进化,不断吸引大资金和精英。新加坡还在进化,本地的科技企业比如虾皮(Shopee)、Grab和外来企业一起,从新加坡辐射到东南亚,甚至全球。

新加坡拥房率极高,一般第二套都在考虑投资、升级。投资的核心逻辑是99换永久、郊区换市区、小换大,不好换更好。涨很高、租售比低的物业应该抛掉了,置换成核心区更优质,附加值更高的资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