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Google maps)
新加坡虽然气候炎热,但常年多雨,有的时候一天里面就会连下好几场雨,空气中的湿度变高,也起到了一定了降温中和作用,厚厚的云层也避免了太阳的直射,加之下完雨后总会有一段时间的凉爽天气。所以,在新加坡生活的人们体感温度一般不会突然骤升。
(图源:pixabay)
另外,新加坡当局为了预防高温中暑做了很多人性化的措施,让人们在外也能免于高温炙烤。
例如新加坡室外的步行道路都有遮阳棚,小区楼下也都是路路通的,可以说从出门开始,基本上晒不到太阳。
加上几乎所有的商店、旅馆、办公楼以及饭馆都装有空调设备。所以别说中暑,在新加坡的空调房里不“受寒”就已经很好了。曾经就有网友调侃道:在新加坡室内看到的都是”冻龄“美人呢!所以热射病发生的情况非常少。
但不可忽视的是,新加坡自 1948 年以来的连续气温记录表明这里的气候也在变暖,平均地表气温每十年上升 0.25°C,上升趋势大约是全球气温趋势的两倍。
有气候专家在7月20日称,新加坡7月不会经历在欧洲和中国造成致命高温的天气现象,但预计未来几年会出现频繁的热浪。
也就是说,新加坡在未来的气温还会增高,热射病也有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近。
( 新加坡 1948 年至 2019 年的年平均气温。
图源:新加坡气象署)
热射病,重在预防!
新加坡许多人都喜欢躲在空调房,并将空调调到很低的温度。但在室内低温和室外高温之间“切换”得太快的话,就会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甚至晕厥等情况。因此,不宜将空调温度设置过低,27℃为宜。
在新加坡许多人喜欢晨跑、徒步和骑行,在必须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护,最好有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从凉爽的区域 (如空调房) 直接到高温室外区域活动。一旦发生中暑,用温冷水擦身降温,若出现昏迷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最后要注意老人和儿童等相对体弱的特殊群体,这类人群经常因为怕感冒而不愿意吹空调,从而导致中暑,这类人群发病症状比较隐蔽,不易觉察。
— END —
编辑:L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