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樟宜湾“无中生有”,即将“长出”2个圣淘沙岛

2022-07-27     于晏     15369

Mini岛国新加坡

还有地方吸收新移民吗

繁华摩登的新加坡多年来因为“Mini”的国土范围,一直被人称为“小红点”,可是你知道吗?新加坡这个小小的岛国却是全球人口密度排名第二高的国家,密度指数高达8490.78人/平方公里!

这个数字又代表什么呢?让我们用几个耳熟能详的中国城市来做个比较~

北京:新加坡人口密度是北京的6倍!

上海: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上海的2.5倍!

新加坡樟宜湾“无中生有”,即将“长出”2个圣淘沙岛

(图源:台积电)

除了世界各地涌入的人潮,最近几年,全球各大知名公司也纷纷来到新加坡投资,比如现代汽车、戴森、台积电、安森美、BioNTech、科兴、国药、赛诺菲……人多地少的新加坡几近饱和,未来又将怎么容纳更多的人群和企业呢?

新加坡填海工厂启动

扩建1/80国土面积

据报道,新加坡东部的樟宜湾海域将展开填海工程,填海面积约900公顷,工程预计下半年展开,完工后可用于发展基础设施。

新加坡樟宜湾“无中生有”,即将“长出”2个圣淘沙岛

(图源:HDB)

900公顷是个什么概念呢?新加坡全国目前的国土面积为72860公顷,就是说今年的填海工程将直接扩大新加坡1/80的国家版图。

新加坡樟宜湾“无中生有”,即将“长出”2个圣淘沙岛

(粉色部分是已经完成的造岛部分,红色的部分是未来造岛计划。图片来自NLB)

如果要用更直观的比较的话,900公顷就约等于10个滨海湾。

这么浩大的工程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据初步估计,整个填海项目要差不多20年才能完成。

而且这也必将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也就新加坡这么有钱的国家才会选择这么简单粗暴烧钱的建设方式了!

填海兴国的那些事

这对新加坡的发展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新加坡很小,但与曾经的它相比,已经长大不少了。

新加坡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多达24%的国土通过填海而成。

1965年刚独立时,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只有578平方公里,今日的滨海金融区、滨海湾、东海岸公园、樟宜机场、裕廊化工岛、大士南工业区..... 统统不存在的!别说高屋建瓴,就连海滩都是填出来的,新加坡眼就曾组织网友参加过樟宜海滩赶海活动,那片沙滩都是填出来的呢~

新加坡樟宜湾“无中生有”,即将“长出”2个圣淘沙岛

(新加坡眼组织樟宜海滩赶海网友实拍图)

而现在,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是728.6平方公里,未来还要增加到766平方公里。这一两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一点一点填海造出来的。

只想喊一声:“精卫,收了你的神通吧!”

从很久以前,一直填到现在

新加坡填海造陆的历史,可是非常悠久,从开埠到现在就一直持续不断。

1819年殖民时期,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开埠新加坡(是的,明年是新加坡开埠200周年),将新加坡定为英国的通商港口开始,就计划填海造港口。

新加坡樟宜湾“无中生有”,即将“长出”2个圣淘沙岛

(莱佛士塑像)

1822年,他挖走了莱佛士地区一座小山,用砂石建成新的港口。之后,整个十九世纪都在不断填海造地......

就拿供奉海神妈祖的天福宫来说,它建于1840年,英殖民地政府1843年出版的新加坡市区地图显示,天福宫就在海边:

新加坡樟宜湾“无中生有”,即将“长出”2个圣淘沙岛

(照片取自《南海明珠——天福宫》,新加坡福建会馆2010年出版)

天福宫东南侧的马路现在叫Telok Ayer Road,马来文,意思是“海湾路“,当年这里就是海湾。也就是说,今天的金融区当年全是浮云,更别说滨海湾花园、金沙酒店等。

在1846年英国殖民地政府测量官JT Thomas的山水画中,也可以很清楚看到在海边的天福宫。

新加坡樟宜湾“无中生有”,即将“长出”2个圣淘沙岛

1865年,殖民地政府开始大面积填海工程,第一阶段于1878年开始,至1885年完成,前后7年,将华利山大部分铲平,泥土全用来填海,附近的史各士山(现称安祥山)、厄士金山也部分铲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