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2022-08-05     缘分     28559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相较于印度教(兴都教)和锡克教,耆那教(Jainism)是一个在新加坡较少听闻的以印族为主的宗教。它始于公元前六世纪,和佛教差不多同一时期甚至更早诞生。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耆那教早在1910年,就由从印度古吉拉特邦前来工作的信徒带到新加坡。(新加坡耆那教协会提供)

耆那教早在1910年就由从印度古吉拉特邦前来工作的信徒带到新加坡。二战之后,约七八十名信徒到新加坡谋生,从此落地生根、开支散叶。1972年新加坡耆那教协会正式成立,1978年协会集资买下现有在友诺士地铁站附近私宅区的活动中心。今年新加坡耆那教协会将庆祝成立50周年。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这尊耆那教第24位祖师马哈维亚的圣像,是在2009年从印度请到新加坡。(陈爱薇摄)

2006年耆那教加入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RO),成为第十个,也是最后一个加入的宗教。目前新加坡约有3000名耆那教徒。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ad more”观看视频,了解新加坡耆那教信徒的生活。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呼吸伤害空气中的微生物

耆那教的第24位祖师马哈维亚(Lord Mahavira)被视为最后一位祖师,他的教诲由子弟编制成圣书,“3A”三大教条是:不暴力(Ahimsa)、不绝对论(Anekantavad)和不执著(Aparigraha)。

信徒沙拉日(Rajesh R Shah)也是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RO)的主席。他向《联合早报》解释三大教条时说:“不暴力最直接的是指不伤害任何生灵,包括植物根茎、小昆虫、微生物。除此之外,在言语上和思想上也不能够暴力,一切保持平和。

“不绝对论指的是接纳不同的观点,如瞎子摸象时会有各自的表述,但说是其实是同一头大象。宗教也一样,都在讲述真理,只是不同版本的真理。不执著,减少对物质的追求。当你拥有得越少,欲望也会更少。”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沙拉日来自一个耆那教家庭,他积极投身新加坡耆那教协会服务,目前也是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RO)的主席。(严宣融摄)

在印度有一批非常虔诚的耆那教苦行僧,他们穿着白色衣服,甚至不穿鞋子,避免不自觉地踏到虫蚁。苦行僧随身会带着一把小扫帚,用来扫去地上的虫蚁或微生物后,才铺一块白布坐在上面念经。念经时他们会用一小块白布遮住嘴巴,避免吐出的口气,杀害空气中的微生物。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印度的耆那教苦行僧随身带着小扫帚,扫去地上的虫蚁或微生物后才坐下,避免伤害它们。(新加坡耆那教协会提供)

新加坡没有在印度修行的苦行僧,但信徒在家膜拜冥想时,也会先用小扫帚扫地,念经时会用白布遮住嘴巴。他们每天也会拨出48分钟静思冥想,这段时间得坐在一块白布上不移动,根据自己灵魂的需要,阅读、朗诵或念经。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每天48分钟的冥想时间,沙拉日会坐在白布上,用一小块白布遮住嘴白念经。(陈爱薇摄)

新加坡小众宗教:切水果蔬菜要说“对不起”,冥想时一定要捂住嘴巴

耆那教徒家中必备白布、小扫帚、遮嘴小白布、念珠和经书。(陈爱薇摄)

就连根茎类也不能食用

耆那教在饮食方面比茹素者更严格。除了肉类,就连植物也尽量选择特定部分,如未发芽的谷物、豆类和菜籽;同时不食用根茎类植物,如马铃薯、姜和蒜头。沙拉日解释道:“植物根茎包含大量微生物,这也等同于杀生,而且把这类植物连根拔起时,会殃及周边的植物和虫蚁等等。”

虽然只是指定部分,耆那教徒平日切菜时,还是会跟蔬菜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对教徒来说,这样还是对蔬菜造成了伤害,但为了果腹,不得不吃它们。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