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發表了一項中國和新加坡科學家合作的通訊文章。文章稱在中國山東和河南兩地發現了一種可感染人類的新的動物源性亨尼帕病毒。目前有35人染疫,基因組檢測顯示,鼩鼱可能是病毒的天然宿主。
亨尼帕病毒是亞太地區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新興病因之一,被列為生物安全四級病毒,致死率在40%至75%之間。目前還沒有針對亨尼帕病毒的疫苗和治療藥物。唯一的治療方法是支持性護理,以控制併發症。
在上述研究中,科學家們在對中國東部近期有動物接觸史的發熱患者的哨點監測期間,在一名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亨尼帕病毒,並命名為琅琊病毒(LayV)。
截至2022年8月,在中國山東、河南兩地發現35例確診病例。
據了解,在中國山東和河南兩地發現35例急性LayV感染患者,其中26例僅感染LayV(未檢測到其他病原體)。這26例患者的臨床症狀有發熱(100%)、乏力(54%)、咳嗽(50%)、厭食(50%)、肌痛(46%)、噁心(38%)、頭痛(35%)、嘔吐(35%),並伴有血小板減少(35%)、白細胞減少(54%)以及肝功能受損(35%)和腎功能受損(8%)等。
雖然此前的報告表明亨尼帕病毒可發生人際傳播,但研究者指出未發現病例和LayV單體型在空間或時間上有明顯聚集。不同患者之間無密切接觸史和共同暴露史,提示人群感染可能為散發。對9例患者與15名密切接觸家庭成員的追蹤均未發現LayV的密切接觸傳播,但研究者也承認,由於樣本量太小,無法確定LayV的人際傳播狀況,應評估LayV與墨江發現的亨尼帕病毒之間可能的交叉反應,以改進血清學檢測方法。
最後,研究者指出,LayV作為一種新發現的、可能來自動物的亨尼帕病毒,其與人類發熱性疾病相關,這一發現值得進一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相關人類疾病。對於亨尼帕病毒,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一旦出現疑似病例,應儘快實施隔離,並採取感染控制措施。
關注新加坡最新疫情和新聞
我們會在朋友圈第一時間發布
新加坡政策,津貼,條例等
我們樂於分享給大家
(投稿歡迎聯繫小編)
微信號:sg125cn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新明日報,8視界,網絡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