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国庆烟火璀璨,历数着新加坡的三灾八难

2022-08-09     于晏     34615

/导言/

今夜烟火璀璨,高歌笑语欢腾。

今夜国庆烟火璀璨,历数着新加坡的三灾八难

今天是新加坡第57届国庆日。

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草稿时,朋友问,三灾八难?国庆之际,为什么要写这么不应景的一篇文?不但不应景,而且不吉利,是来扫兴吗?

在我而言,应景不应景不重要,吉利不吉利也不重要,扫兴不扫兴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该提醒自己——在新加坡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过去?该如何面对未来?又该如何应对未来?

还有什么时候比国庆之际更合适做这样的反思呢?

所谓“三灾八难”,泛指各种灾难;在国家层次上,对社会安全、稳定与繁荣造成重大影响的,我笼统称之为“三灾八难”。在新加坡独立之前的灾难和危机,如二战、种族暴动、河水山大火、麦当劳大厦炸弹袭击案等等,本文不谈;在独立之后发生灾难或大事件,如果没有对本国形成重大影响的,如胜安空难、新航006空难、尼诰大道坍塌、小印度暴动等等,本文也不谈。

本文纲要如下:

导言

一、将来会爬著回马来西亚

二、赤军炸炼油厂挟持人质

三、“史拜罗斯号”爆炸

四、1985年经济大衰退

五、新世界酒店倒塌

六、新航SQ117航班劫机

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八、后“九一一”的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九、沙斯/非典风暴

十、雾锁南洋

十一、大疫之中有大战

回顾与展望

附:今晚新加坡国庆庆典照片合集

//

新加坡将按马来西亚开出的条件

“爬!著!回!来!”

五十七年前的今天,新加坡独立。

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新加坡的独立不是自己争取来的,而是被强加在我们头上的。

在1965年8月9日之前,新加坡一直是马来半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1819年,莱佛士开埠之后,新加坡作为英国殖民地在东南亚的重要自由港,为马来半岛的锡矿和橡胶贸易提供服务,并由此昌盛繁荣。

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分家,新加坡被迫独立,与马来半岛腹地市场的联系纽带被斩断,首次必须靠一岛之力担负起主权防卫、经济生存的生死重担。

1982年,回忆起新马分家的时候,主导新马分家的马来西亚首相东姑说:“如果腿脚出了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截肢,我(当时)正是这样做的。”

8月9日当天,东姑对英国最高专员(相当于大使)赫德说:“如果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损害到马来西亚的利益,我们可以恫言切断给新加坡的水供,对他们施加压力。”

东姑当天也对澳洲最高专员克里奇利说:“我们占了上风。新加坡跟外国政府打交道时,必须同我们磋商。”

后来出任马来西亚外长的加查利沙菲说,在孤立无援几年之后,“新加坡将陷入严重的困难,会爬著回来马来西亚,而且是按马来西亚开出的条件爬回来”。

今夜国庆烟火璀璨,历数着新加坡的三灾八难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李光耀在电视直播说:“新马分家,令人极其痛苦。我这辈子……(哽咽,流泪)…… 始终认为新马两地必须合并,两地应为一体,两地人民在地理上、经济上、血脉上,环环相连……”

除了马来西亚的威胁,当时印尼总统苏卡诺存有控制本区域的野心。从呱呱落地起,新加坡这个新生国家就出生在不友好甚至危机四伏的环境当中;笼罩在这个新生共和国上空的,并不是欢腾和希望,而是紧张和忧虑。

李光耀说:“1965年8月9日,我带着惶惑不安的心情启程,走上一条没有路标和茫无目的的道路。前途茫茫,不知道何去何从。”

被迫仓促独立之后,新加坡需要迅速成立外交和国防部门。首先,从各个政府部门紧急抽调人手,组成外交部,第一要务就是尽快、尽多寻求各国的承认。

当时,新加坡本身只有两个步兵营,无法保卫新生的国家。政府只好号召人民自愿组成人民卫国军,自愿入伍的包括部长、国会议员、教师、警察、公务员。

1966年,新加坡预计失业率达到14%,几乎足以引发动乱。1967年,英国忽然宣布,放弃苏伊士运河以东,将撤出驻守在新加坡的英军。

这事对新加坡造成极大的问题,显而易见的是防卫与安全的问题,其次是经济问题——当时英国驻军与家属贡献了新加坡经济的20%,并雇佣了三万名本地人,驻军撤离,意味着GDP要损失20%,英军撤离时解雇了直接雇佣的三万人,另有给英军提供服务的四万人也失业,而当时新加坡人口仅211万人。

/贰/

狮岛首起国际恐怖主义袭击

日本赤军炸炼油厂挟持人质

1974年,四名恐怖分子企图炸毁新加坡的炼油厂,并挟持人质。

这是新加坡史上第一起国际恐怖分子袭击事件。

1974年1月31日,正月初九,人们还在华人新年的欢乐气氛当中。四名男子手持轻型机关枪和12个爆炸物,登上新加坡南部毛广岛的炼油厂。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