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部长的高薪水一直备受争议。不过前总理吴作栋却说:“部长的薪水根本不足够”。他的理由是什么呢?本文详细讲述了吴作栋对于新加坡部长薪金的看法和思考。
2018年8月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在东南区市长宣布将投入20万新元推动更多社区项目之后,媒体记者就纷纷离开了职总大厦活动现场。大家都找到了新闻点;尽管没多大看头,这则社区拨款的消息也足以让他们交差了。其实,同个场合随后还有一场政治人物与基层领袖的对话会,会有好几百人出席。可是像这类活动,媒体也见多了,就连吴作栋亲自亮相也难以激起记者们的兴趣。更何况他也说过的,这种场合“我一般不会想要说太多”。这位政坛元老宁可将镁光灯和发言机会留给更年轻的议员。
一天后,本地新闻社交网站MustShareNews上载了一段音质含糊的神秘录音片段,附上文字解说:“吴作栋——剽悍的部长”。这段音频中,有个70岁的布莱德岭居民阿都阿兹向台上的议员问及政府要如何为年长者做得更多。他提出了两项建议:削减国防开支,让年薪百万的部长减薪。在场的吴作栋显然对这些建议不以为然,称之为“民粹主义做法”。他劈头就说:“我要告诉你的是,部长的薪水根本不足够,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很快就会找不到人从政了,因为连公务员赚的都比部长多。这些情况,你清楚吗?”他先问对方,再补充说,其实如今政府已经不敢再给部长一份优厚的薪金了。
吴作栋当时进一步说明:“对我们这里的任何一个人来说,100万是很大一笔钱。那你要从哪里找人来当部长?找那些每年只赚50万的人,那些一年只能赚到50万元的人吗?我找人当部长,难道对方要求超过50万年薪,我就不该用他了?那就只能吸引资质非常非常平庸、在外面连百万年薪都赚不到的人来当我们的部长。想想吧,这种情况对你来说会更好吗?或者最终对我们来说反而会更糟糕?”
这段录音曝光后,另一家新闻网站“网络公民”跟进报道,也请吴作栋对此作出回应。吴作栋办公室将吴作栋与阿都阿兹之间的完整对话文字记录发给对方,“网络公民”随即将之上载到网站上。吴作栋的言论在网上迅速传开,负面声浪铺天盖地。网络世界毫不留情地炮轰吴作栋,尤其狠批他把“只赚50万年薪”的人形容为“资质非常非常平庸”。整个事件偏又与部长高薪这个新加坡最不受欢迎的公共政策扯上关系,吴作栋的言论措辞形同公共关系里一次彻头彻尾的大灾难,堪称他自2011年退出内阁之后最严重的一次个人形象危机。
几天后,在国庆日当天,吴作栋发表了一则面簿帖文,对自己的言论作出澄清。他说:“我从不认为某个收入阶层的人民是平庸的,这也并不是我的本意。跟我共事过的人都知道,我最在乎的就是人民。我从政的初衷就是为民服务。当了新加坡总理14年,我最关注的一直都是如何引领国家前进。而领导层是最大关键。在持续漫长 的危机动荡年代,我毫不怀疑国人会挺身而出为国奉献,金钱不会是主要考量。但是如今是太平盛世,不需要降妖伏魔,个人的抱负、自 由、隐私、生活方式等等,就会成为优先考量因素。”
面对舆论炮轰,这位素来对民间反馈坦诚以对的政治领导人,并未置身于论战攻守;他反而指出,这事在坊间引起热议,让他看到了 “一丝曙光”。“国人都懂得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从榴梿、服饰, 到足球员、军事武器,全都一样。我希望国人愿意更深刻地思考,怎么做才能确保新加坡取得成功。”他最后在面簿上说:“我欢迎多元看法甚至歧见异论。我希望能在适当的时候邀请这些人提供意见,也许就通过一场论坛吧。新加坡值得拥有最好的。”
接受本书访问时谈及此事,是吴作栋自那场风波后首次表态。他说这起事件引起的反弹他不感意外。“是我失言在先。我没有好好地把话说清楚。所以受到狠批也是意料中事。我其实想要说的是,如果内阁招揽到的人都资质平庸,那内阁自然也会变得平庸。遗憾的是我提到了薪金。不提薪金的话,光是‘平庸的人组成平庸内阁’这句话,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一旦我把这个说法与薪资挂钩,那所有 收入达不到这个数额的人就会不高兴了。所以,我只能承受这样的后果。”
有意思的是,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将“平庸”的概念与部长薪金的语境挂钩。1994年,他在国会辩论《部长与高级公务员薪金标准》白皮书时以总理身份发表开场演说,当时也提出了类似说法:“如果你准备接受一个平庸政府,不介意能力平平的阿陈或阿末来当你的部长或常任秘书,那部长及高级公务员的薪金水平就可以以全国人民收入的中位数为标准,大概一个月1500元。”
正因为吴作栋拒绝平庸,他制定了任内最具争议性的政策,也就此掀起了一场永无休止的两极化辩论,在新加坡平民百姓之间也看似难以达致任何妥协。而2018年,在相隔了24年之后的又一场“平庸”失言风波,只是再一次向他印证—— 关乎部长薪金这个棘手课题,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其尖锐性也丝毫不减。“这个课题,是永远没完没了的。”说着还略带几分认命的意味。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