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可以看得出很多新加坡人热爱骑车~
但是能骑车跨越别的国家的人,实属硬核玩家,何况这位玩家还是个63岁的男子!
骑行达35,000公里
距离几乎环绕地球一圈
从2012年开始,张先生已经进行了几次长途骑行探险,横跨非洲、中国和东南亚,总距离达35,000公里。
(图源:海峡时报)
这是什么概念呢,在地球最宽处绕一个完美的圆,环绕地球也不过大约4万公里的旅程。
10年前,在一次从西藏拉萨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集体自行车旅行中,他迷上了长距离旅行。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参加了更多的团体旅行,和伙伴骑车经过日本的北海道、法国的普罗旺斯以及中国的云南和贵州等地。
2016年那年,张先生提高了自己的水平,开始了独立“无支持”的骑行。
这里解释一下,在有支持的骑行中,骑车人有车辆陪伴,运输他们的装备。
“无支持”概念的骑行中,骑行者自己携带食物和设备,其中包括帐篷、烹饪用具、修理包和饮用水,每个人承担约30公斤的负荷。
(示意图)
后者显然挑战更大!
现在张先生已经完成了15次无支持的旅行,其中一半是单独旅行,另一半时间是与朋友一起。
他遇到了60岁的退休人员Chur Soo Sia,他们很快成为伙伴,并在2016年第一次从新加坡到普吉岛进行无支持骑行。
离婚后骑行15天
逐渐“上瘾”
2016年那次为期15天的新加坡-普吉岛旅行是在他刚离了婚的情况,好在两个儿子已经成人,年龄分别为30岁和20岁不需要他操心。
于是他进行了一场“治愈骑行”之旅,在旅途中理清了思路。
无支持骑行到普吉岛后,他感觉很不错想继续前进,看看他的腿和两个轮子能带他走多远。
(普吉岛示意图)
他在2016那一年又进行了三次旅行:从普吉岛到河内,从河内到成都,从成都到北京,其中大部分是独自完成的。
然后还跟三个伙伴从北京到中国内蒙古的俄罗斯边境进行了为期22天的探险。
你可以想像他们遇到的困难:迷路、沙尘暴、寒风。
(图源:海峡时报)
内蒙古广袤的草原让他们不得不一直掏出指南针,偶尔还有沙尘暴阻挠,下坡路也只能最多8公里/小时缓慢骑行。
北部草原早晚温度可能低至4摄氏度。
张先生的伙伴也对媒体描述:"这些是你在新加坡从未见过的天气和环境。你感到非常无助,不知道你是否能到达目的地。"
他们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能不能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但是一旦到达, 觉得路上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2018年,张先生继续独自穿越非洲部分地区,包括肯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和博茨瓦纳。
2019年,张先生与同三位朋友(1位来自兰州,2位来自四川)一起在中国骑行,征服中国兰州和成都之间险峻的山地,大部分旅程的海拔超过2500米。
(图源:海峡时报)
最后,据张先生说,用两个轮子看世界可以说是相当实惠。
在中国和东南亚,每天的食物和简单的住宿费用大约为10至20新币,在非洲贵一点在招待所住宿每天最多100美元,不过还包括膳食。
“再怎么也比旅游团便宜”,他说。
目前张先生在meetup网站上建立了my-bike-group,帮助更多人体验骑行。
椰友们,你们羡慕张先生这种旅行方式吗?把新加坡护照免签的好处利用到极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