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突然禁止食品出口,新加坡食品供应怎么办?植物肉、新时代农场扮演什么角色

2022-08-15     缘分     21392

新加坡的粮食农场过去几年逐渐增加,从2019年的221家增至去年的260家。

食品局前年发放了总值近4000万元的30x30快捷津贴,资助业者设立新农场或提升现有农场,以增加蛋、鱼和菜的产量。

针对这项计划的进展,食品局受询时说,疫情拖慢了工程,好些农场的建设因此延误了一两年,食品局会与业者密切合作赶上工程进度。

获得津贴的农场预计会在2022年开始生产。

2021年检测5万样本

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为了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国家食品科学中心对食物安全严格把关,2021年针对5万多份食品样本进行了超过25万次的检测。

隶属新加坡食品局的国家食品科学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Food Science),负责检验食品是否安全,以及评估食物遭受污染的风险等。

食品安全也是构成食品保障的重要环节。食品局总监陈丽琴说:“我们可以有很多食物,但如果人们不能安全食用,那就是不能吃的食物,所以食品保障和食品安全其实是一体两面。新加坡的食品进口自多个国家,因此确保食品安全尤其重要。”

首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冷冻鸡上个月中运抵新加坡。

国家食品科学中心有机化学科科长沈平博士说,新的食品来源每一个批次都要做足安全检测,中心会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的指导原则抽样检测。

一些国家突然禁止食品出口,新加坡食品供应怎么办?植物肉、新时代农场扮演什么角色

国家食品科学中心有机化学科科长沈平博士说,食品污染源中,最关键的两项是微生物污染和化学物污染。(谢智扬摄)

食品抵新后,必须先通过检测,才能在市场上贩售。

2021年,食品局共查验了超过4万2000个批次的进口食品,抽取的样本超过5万份,并对这些样本进行了约25万次的检测。国家食品科学中心从这25万次检测中,获取超过400万份检测数据,检测合格率达96%。

一般上,稽查员会到零售店购买食品进行突击检查,或在货物运到仓库时抽取样本。

一些国家突然禁止食品出口,新加坡食品供应怎么办?植物肉、新时代农场扮演什么角色

稽查员会到零售店购买食品进行突击检查,或在货物运到仓库时抽取样本,之后由国家食品科学中心负责检测,确保食品未受污染。(谢智扬摄)

沈平说,食品污染源中,最关键的两项是微生物污染和化学物污染。

她解释,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处理食物或生食和熟食没分开,这些都可能造成微生物感染。食品安全事故绝大多数都是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常见的病菌有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化学污染物则包括农药或兽药的残留,例如抗生素和生长促进剂。

中心通过科学数据和风险评估,把食物分类为高、中和低风险,风险越高检测的频率和范围就越高。

鸡蛋、肉类和可生食的叶菜都属于高风险食品,经过加工加热的食物如午餐肉、饼干等则属低风险。

扩大进口来源

成本是最大考量

7月新加坡一些海鲜进口商随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和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到砂拉越古晋考察,与当地供应商接洽,探讨是否能从当地直运海鲜到新加坡。

随团的新加坡鱼商总会主席、海声鱼业创办人洪维恩(73岁)受访时透露,早前他与古晋供应商讨论时,对方说新加坡进口商开出的价格比其他国家低,所以他们目前还在商量。

为了维持食品供应稳定,政府多年来积极开拓新的进口来源,并鼓励商家从不同来源地进货。不过,受访业者对于是否扩充货源有各自的商业考量,包括价格、合作关系和销售渠道等。

洪维恩说:“最大的考量是价格。新加坡货币强、信用好,来货不难,只是价钱的问题。我们可以扩大来源,但是如果货价太高,顾客就不买了,而且新鲜海鲜的保存期很短。”

裕廊渔港是新加坡最大的渔港,附设的鱼市场有约110个摊位,八成左右的货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主要顾客是巴刹鱼贩和餐馆业者。

鱼商总会总务、嘉发松记鱼行老板吴添水(60岁)认为,若要扩大货源,意味着进口量就会增加,相对的运作成本也会上升。因为必须有冷藏设备和仓库,也须要投资数码化来开通新的销售渠道,不能只是“每天在这边等小贩来买”。

另一名海鲜进口商海德鱼业老板郑金德(67岁)有约九成的货来自印尼。他告诉记者:“现在这个供应商跟我合作了40多年。要找新的供应商没那么容易,因为信任是要靠多年合作建立的。”

政府调高食品库存量

避免受供应链问题影响

针对业者的考量,食品局总监陈丽琴说,当局明白要扩充来源并不容易,必须投入更多精力。但是整体来说,这么做能加强生意的韧性,当某个来源中断时还能继续营业。

“在国家层面上,如果每一名进口商都扮演好他们的角色,就能保障我们的粮食供应。从个别业者的角度来看,制定业务持续计划也是有好处的。”

有了货源还须有完善的供应链把食品运到新加坡。政府也与企业伙伴合作,确保基本食品的库存充足。

贸工部长颜金勇上个月书面回答议员询问时说,前年冠病疫情暴发以来,新加坡的粮食供应链受到更大的干扰,政府因此调高了食品库存量。例如,大米进口商须囤积的大米,相当于每月平均进口量的两倍。

一些国家突然禁止食品出口,新加坡食品供应怎么办?植物肉、新时代农场扮演什么角色

职总平价超市说,为了保护消费者不受供应干扰,他们的大米库存足够供应超过三个月。(档案照片)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