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缺人,是一个说了好多年的话题,但现实是,这个人才缺口依然还在。
今天就来聊聊新加坡金融行业的就业现状吧:招聘岗位多吗?好招人吗?
(图片来自:Unsplash)
01
岗位多,招人难
最近,Robert Walters 的一份报告指出,新加坡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激增。去年新增21,800多个职位空缺,较上年增加了76%,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纪录。
(图片来自:Robert Walter Group)
招聘需求一直都这么高吗?倒也不是。
2020年,新加坡金融服务业的职位空缺当时就少了25%。尤其是当年的第二季度,在各种防疫措施的影响下,招聘人数“急剧减少”。
但随着新加坡逐步放宽防疫措施,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目前金融行业人才市场已是需求远远大于供应,求职者反而更有话语权。
(图片来自:Forbes)
为啥岗位多、招人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行业发展快
新加坡除了传统金融行业以外,区块链、数字银行、电子钱包等金融科技领域也在这几年快速加入并崛起。
据金管局(MAS)数据,目前新加坡已有50多个全球和区域创新实验室以及14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
(图片来自:Gulf Business)
在之前盘点的新加坡13家独角兽公司里面,就有4家是属于金融科技领域的,点击查看:
然后还有数字银行。
(图片来自:The Crypto Times)
今年6月,绿地金融旗下的绿联国际银行(Green Link Digital Bank)及蚂蚁集团的“星熠数字银行”(ANEXT Bank)先后开业。
点击回顾:
大家可以参考下 Fintech News Singapore 统计的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的细分市场,简直是百花齐放:
(图片来自:Fintech News Singapore)
总之,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抢人大战也越发激烈。例如,随着新加坡金融科技和数字银行业务的开展,合规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尤其大,不少人才被从更传统的银行和基金管理部门吸引走。
2
本地人才不足
一方面,据说新加坡大学和理工学院每年送出来的金融科技毕业生也才400多个左右,根本无法应对每年激增的招聘需求。
(图片来自:Pexels)
另一方面是因为本土人才的流失,随着边境逐渐开放,新加坡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也被吸引到雪梨、伦敦和阿联等海外工作。
3
外国人难凑
新加坡越来越高的EP/SP准证申请门槛,让企业在招聘外国人才时,也非常为难。
(图片来自:Pexels)
在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及埃森哲联合发布的《Fintech Talent Report 2021》报告里也有提到:64%的雇主认为很难为外籍员工申请到工作准证。
无论是EP,还是SP准证,金融行业的薪水要求都会高于其他行业。以EP为例,马上9月份要调整的薪资标准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