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声乐奔波的黄彩鸾

2022-08-17     缘分     57007

一生为声乐奔波的黄彩鸾

一生为声乐奔波的黄彩鸾

黄彩鸾

认识黄彩鸾,应该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记得有一次看音乐会,听到台上一位歌手在唱我早年创作的歌曲《杨桃结果满山岗》,当时我并不认识她。中场休息的时候和她打了招呼,感谢她唱我的歌,才知道她就是黄彩鸾。从此以后,彩鸾办音乐会的时候,总会邀请我去聆听。

我在1989年开始写音乐评论,后来出版了乐评集《余韵》。《余韵》中第一篇写彩鸾的音乐会的文章是:雅歌音乐协会主办黄彩鸾学生音乐会(2000年4月1日),标题为《新声迎千禧》;第二篇标题为《歌声与星光一样灿烂》(2001年6月6日),是黄彩鸾与澳洲雪梨大学的Micheal Halliwell及男高音尹作发的三人音乐会,都刊登在《联合早报》艺苑版。从那以后我们就有了比较多的接触。据彩鸾回忆:“记不起我们是哪一年认识的,只记得你是作曲家,而且你写的歌很好听,我在音乐会上经常选唱你的歌。我也曾经请你到圣公会中学来指导我的合唱团。记忆中你一直对我很好,多方面照顾和鼓励我……”

一生为声乐奔波的黄彩鸾

2018年,《雅歌飞扬》黄彩鸾学生音乐会

立志到意大利学习声乐

1975年,彩鸾的老三满周岁,她开始向陈毓申老师学声乐。当时新加坡没有音乐学院,很多喜爱唱歌的人只能找老师私下学习。为了圆梦,彩鸾不顾前夫反对,毅然放下一切,于1983年远赴意大利,在国立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Di Musica“A.Casella”学习,师从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Maestra Alberta Valentini,1986年毕业回国。为了学习声乐,她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婚姻。

回忆起在意大利留学的那三年,彩鸾说这是她此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当她向教育部申请贷学金的时候,教育部劝她改去英国,因为他们只承认英国文凭。但彩鸾坚持到意大利,因为她要的东西在意大利!

三年的留学生活苦乐参半,不只学习声乐,还要勤学意大利文。学习上的艰辛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彩鸾回忆起最苦的几件事,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原本说好要帮她找房子买御寒衣物的朋友,因前夫的阻挠而临时改变主意,接了机直接把她送到修道院。那么巧,到罗马的第一天就遇上30年来的大雪!她在没有暖气、没有伙食的修道院渡过饥寒交迫的4天!幸好一位台湾女孩向她伸出援手,给她吃的,并且带她去朋友家避寒……

刻苦的学习过程

有一次在路上被抢劫,她死抱着皮包不放,被拉倒在马路上,拖得皮破血流,才保住借来的学费。另一次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星期天,彩鸾去老师家上完课出来,为了节约不坐德士,撑著伞站在雪地上等公车。但所有公车都回厂了,寒气从鞋底逼上来,冻得她手脚麻木,终于回到住处后,足足病了一个星期!楼上好心的意大利妈妈用自己的医药卡,带着她去药房买药。

最苦的是对孩子们的思念了!那时候没有手机,每个星期天搭公车去电讯局,跟黑人外劳一起排队,给家里打电话。花了约15美元,只能跟三个孩子匆匆讲几句话。记得有一次实在挂念小孩,跟房东借电话,通过电讯局打回家,请家里付电话费,竟然遭到拒绝!这事使她感到无比失望和伤心!

在那段刻苦艰辛的学习生涯中,彩鸾省吃减用,过着苦学生的生活,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质和量的提升,认识了意大利人的民族特性和他们的文化。对她来说,意大利文的学习从没有间断过,因为文学史、音乐史、歌剧史、服装史等科目,用的全是意大利文课本。过春节时中国留学生组队郊游,她却独自一人在家刻苦学习。

回到新加坡,她却被带到加东海边“谈判”:“好了,你出国深造的心愿已了,今后你给我乖乖呆在家,哪里都不许去!”她知道她的婚姻已经没有退路了,不得已,她选择了音乐……

学成归来仍继续学习

1986年,学成归来以后的黄彩鸾一有机会仍继续找陈毓申老师学习,她也向中国声乐教育家孙家馨教授学习声乐。她在学校教导声乐,也私底下收学生,培养了许多歌唱人才。作为一位抒情女高音,黄彩鸾除了热衷于演唱及声乐教学外,对合唱训练亦颇有心得。合唱指挥方面,她曾跟新加坡李豪老师、意大利著名指挥家Guiseppe Ruissi及中国著名指挥家严良堃大师学习。她不断地钻研,后来也考获英国伦敦音乐学院FLCM院士演唱文凭及LLCM指挥文凭。

在本地的许多指挥当中,黄彩鸾的指挥是很有特色的。作为一名女指挥,她的手势充满了一种无形的力量,能牢牢抓住歌曲的灵魂。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合唱团,在她的指挥下均能发出整齐和谐的声音。

早在1989年,她所训练的圣公会中学合唱团就被教育部选为全国5支最优秀特选合唱团之一,并于1996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音乐节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之后她经常受邀在马来西亚全国声乐及合唱培训营担任讲师,并受邀培训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多个合唱团及独唱歌手。

创立雅歌爱乐协会

1997年黄彩鸾创立雅歌爱乐协会,并成立雅歌合唱团,担任合唱团声乐指导兼指挥,自此积极参与音乐的推动工作,并经常受邀担任国内外独唱及合唱比赛的评审。其中包括马来西亚艺术歌曲歌唱比赛全国总决赛及香港第55届校际音乐节,独唱及合唱比赛的海外评委。

2007年,她受聘在莱佛士音乐学院当美声系主任直到现在,为本地及海外培养了许多歌手。她教学认真,对学生非常严格,甚至有点“凶”,但却教出了许多很优秀的学生。例如:男高音曾宪耀便是她早期较杰出的学生,曾获得艺术理事会主办的全国声乐大赛冠军,现在美国深造;男高音刘维新经常在音乐会中担任独唱,现正在研读西伦敦大学的声乐硕士学位;女高音邓倩冰已经在意大利念完研究生,现在中国执教;女高音高颖考获西伦敦大学学士文凭,现也在中国执教;女高音林子楹已考获英国西伦敦大学学士文凭,开始声乐教学的工作,本地音乐会常可以看到她在台上演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