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顺发是个杰出优秀的人,他充满热忱和活力,具有过人的精力和恻隐之心。他绝对是一个尽职尽责、具有同情心和奉献精神的领导者。”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善济医社赞助人
分享善知识 光明正能量
卓顺发太平绅士致力于慈善事业二十多年,他常常记录当下的心情、心念、心境,心善,以及人生感悟,处事哲学等等,随后便撰写了七本书籍:《感恩1》、《感恩2》、《路》、《珍惜生命·感恩人生》、《当下最真·活在当下》、《如果你是大海·不在乎那条船》和《一切是浮云》。一共印刷了151,173本。新著《四季匆匆,春天太短》即将出版。
书籍里印制了许多与善济医社有关的资料与信息,如分社地址,服务范围,善济的文化价值观,信念等。在阅读及吸收书中的光明正能量的内容时,也可通过此书推广善济医社这个中医慈善平台给更多的社会大众,让他们来到善济保健养生。
书籍的发行完全不以盈利为目的,也没有用到善济的钱来印刷。此书的印刷费是由善心人士与善知识赞助。书籍让大众免费索取。
书中解读了人生的哲理及生存的意义所在,明确了人生的价值观,是人生方向的引领。好的书籍可谓是最好的良药,有时会更胜于药物的治疗,尤其是在疫情当下,大家的生活,生计,身心灵都受到影响,处处充满了负能量;此书正好发挥其功能,在抗疫年代,以文学之笔,为社会注入文化养分,催化生活光明正能量。当身体遭受疾病困扰时,阅读正能量的书籍,有助于心身灵康复。心灵健康了,身体也就更健康。
大爱无国界 让爱川流不息
由于 2008 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接手善济医社后的卓顺发主席并没有立即着手管理改革,而是先采取观望态度,同时与几位好友积极筹办“让爱川流不息”电视义演活动,仅仅用了四天时间筹备,便募捐到了 1027 万元善款,创下了新加坡电视募捐的最高纪录!
2008 年,“5.12 汶川地震”发生后,罗敏娜控股等机构主办了“温情无国界,让爱川流不息”电视筹 款活动,为灾区人民共筹得1027万元,所筹款项在汶川援建七间学校及一座桥。
在此后的四五年间,卓顺发主席经常往返新中两地,帮助汶川重新建设家园,此间在汶川当地共建设了七所中新友谊小学(绵阳警钟街中新友谊小学、大邑蔡场中新友谊小学、绵竹汉旺武都中新友谊小学、什邡马祖东岳中新友谊小学、仁寿县宝马乡粮丰中新友谊希望小学、雅安名山县红星中新友谊希望小学和广汉市南兴镇中新友谊希望小学)并修建了双柏村马坪石桥,让无数可爱的孩子们重返课堂。之后,多年来他还和企业家们多次结伴前往灾区,为灾区学生举办多场大型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筹划启动了新加坡全美世界集团 “世界同窗计划”,让灾区每年都有几十名师生到新加坡进行文化教育与交流。
四川绵阳警钟街中新友谊小学教学综合楼落成典礼
四川绵阳警钟街中新友谊小学教学综合楼落成典礼
卓顺发主席拜访关心汶川地震灾区的学生
2008 年中国遭遇雪灾,为协助中国受灾民众早日脱离困境,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组织发起赈灾筹款的新闻自除夕日见报,卓顺发主席读报后第一时间捐出6万元。2012 年,卓顺发和朋友再次捐出人民币10万元,在中国成立辽源市“顺发”青年资源服务慈善基金,以济老扶幼为宗旨造福社会。他的爱心善举,得到政府和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也让新中友谊开出绚丽的花朵。
121年历史的善济医社
由善心人士,共襄义举,筹建了善济医社
善济医社成立于1901年,是新加坡卫生部注册的社会服务组织,善济医社不分种族和宗教,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及低收费的治疗。善济医社除了中医服务,也提倡种族和谐,传播光明与正能量,鼓励宣扬慈善文化以及中医服务社会大众宣传中华文化。善济医社还积极参与社区慈善活动,宣扬健康意识,鼓励保健活动。
2002 年卓顺发应友人张锦泉先生(时任善济医社董事)之邀,加入善济医社。2008 年时,这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慈善医社,已到了濒临关闭的边缘。张锦泉先生代表当时的董事会四次邀请卓顺发担任善济大家庭的主席。卓顺发欣然接受了这份挑战,成为第 77 届(2006-2008 年)董事局的总务,此后担任义务执行主席至今,已经14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