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
新加坡政府决定给这位总理举行一场国葬,不凑巧的是当天正赶上下雨,可仍有数万民众举著国旗在道路两旁,欢送这位总理。
政府用国旗包裹了他的尸体,天空奏响21响礼炮,全体民众默哀一分钟。
他们通过这样方式来表达李光耀对新加坡所做的贡献。
新加坡民众在道路两旁看着这位总理的棺材一步步远去……
那么这位新加坡总理到底是做了什么,让新加坡人民这么敬重呢?
贸易繁荣的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小国,领土面积只有728平方公里!还没有中国的一个市大。
虽然面积不大,但新加坡有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所处位置在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通往亚洲各国的重要航线,而新加坡这个位置正好可以作为来往船只的补给站!
马六甲海峡可以让欧亚的船只更快的到达指定目标,而新加坡就在这条航线上……
正因为它的重要性,丘吉尔也把它比作“东方的直布罗陀”。
新加坡附近水域宽,海上风暴也少,也有充足的淡水资源。
所以英国殖民者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地方,他们在新加坡修建港口和补给站,甚至英国人还在上面修建了军港。
经过一番治理,来往的贸易量上升了八倍,如此繁荣的景象也吸引了众多华人的到来。
最初新加坡原住民只有150来人,到1860年时人口已经来到了八万多人,而华人占了61%!
李光耀一家就是其中之一!1923年,李光耀出生在新加坡的甘榜爪哇。
李光耀学习成绩不错,考上了莱佛士学院,如果没有战争,也许他会很快成为一名律师。
1942年,日本很顺利地就占领了新加坡,李光耀只能只能中断学业给日本人当翻译来活命。
日本人为了报复当地华人的抗日活动,在新加坡施行了三次大屠杀,至少有两万华人被无辜杀害!
新加坡的日军在“甄别”中屠杀
这场惨痛的历史也让新加坡人醒悟,靠谁不如靠自己,于是当地民众的独立思想愈发强烈起来。
尝试合并的道路
二战胜利后,李光耀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法律,之后回到新加坡成了一名律师。
此时英国因为二战背了一屁股债,没办法维持全球殖民驻军了,所以只能给予一部分自治权,只要承认英国利益就行。
不过新加坡人民想要的是完全的独立,而不是一个傀儡政府。
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一个叫“马来亚论坛”的组织,他们的目标就是要马来亚彻底从殖民者手中独立。
而李光耀回国后也加入了该组织,随后他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律师身份,代表”新加坡罢工的邮差”和政府打官司,最后还打赢了!
李光耀和他在英国认识的夫人
此后李光耀在之后的政治活动中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法律知识,在政治影响力上越来越高。
1954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因为李光耀在反殖民的贡献,任命他担任该党秘书长一职,并继续领导反抗运动。
1959年5月,新加坡举行了第一次大选,人民行动党在51个立法议院议席中赢得43席,李光耀成为总理。
李光耀接手新加坡后发现,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几百平方公里,但人口却有500万人!
以前还有殖民地老大罩着,可以解决生活物资,可独立后粮食和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甚至连淡水都不够喝了……
虽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不错,可以赚钱来进口食品,可一旦遭到国外封锁,饿也得饿死。
所以他开始想和隔壁搞好关系,新加坡旁边就是马来西亚,在殖民地时期,大家都一起在英国手下做事。
那么我们独立了,是不是该互相照应?
李光耀就是这样想的,于是他开始谋划和马来西亚合并,为此李光耀开始发起全民公投。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