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速出海后,国内互联网人,“卷”到距离不远的新加坡。
先后于欧洲、美国留学的林轩,2021年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随即通过校招进入新加坡Tiktok,如今工作超过一年了。此前,他在北京腾讯、快手都有过实习经验。
9月22日,英国智库Z/Yen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2)。根据报告,在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中,香港位列第四,上海第六,北京第八,深圳第九。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大中华地区仍有香港、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四个金融中心进入前十名。
但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上一期排名,新加坡上升至第三,而香港则跌至第四。新加坡取代香港,成为亚洲首要金融中心。
一切有迹可循。新加坡财政部长黄循财2月18日发表2022财政年预算案声明时宣布,自9月1日开始,新的就业准证(EP)申请者最低月薪将从4500新元提高到5000新元,S准证申请者的收入门槛也会从2500新元调高到3000新元。
3月,新加坡总理署部长英兰妮在国会上提到,新加坡2021年获批PR(永久居民权)人数约3.34万,获批人数是12年来的最高记录。
新加坡知名华语自媒体人阿泽对燃次元表示,2020年以来,新加坡处于人才流入状态,而新加坡放宽入境政策之后,人流量也恢复到疫情前状态,“每天去商场、景区,全是人。”
实际上,2020年以来,中国互联网大厂也开始重仓新加坡。2020年5月,阿里巴巴以84亿元,收购了新加坡安生保险大厦50%的股权,将其作为Lazada的总部;腾讯也在新加坡设立办公室;字节跳动400万元租下莱佛士码头一号三层楼,TikTok全球CEO周受资常驻于此;爱奇艺也将全球总部设在新加坡。
图/莱佛士码头一号
来源/莱佛士码头一号官网 燃次元截图
不过,随着外国人涌入,新加坡房租水涨船高。
在新加坡腾讯工作一年半的程序员阿布,近期忙于找房子,他告诉燃次元,今年新加坡房租涨幅达50%。“租房难”、“租房贵”,是今年到新加坡工作的人,遇到的主要难题。
国内互联网公司和人员“出海”已是大势所向,作为全球出海第一站,在新加坡“掘金”,机遇的背后,也有探索的艰辛。
离家近,不加班
在美国读书读到一半,新冠疫情来了,本想留在当地工作的林轩,发现所有公司都不招人了。
“当时我非常绝望,精神状态不太好。”林轩说,身边非常多留学生都回国了,2020年中,他也选择回国。
林轩不是程序员,而是从事数据分析一职。2020年下半年,他先去腾讯实习了三个月,年底去了快手上班,直到2021年毕业季,参加校招。
他积极地参与国内的校招,海投简历,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投了,还投了部分金融公司。然而,面试机会寥寥无几,即使有面试,也拿不到Offer。同时,他投了新加坡的Shopee和字节跳动,都拿下了Offer。
这样的情况,林轩不得不做出权衡与抉择。“回到国内工作,好处是明显的。比如能认识很多背景、目标相似的朋友,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很快乐。而且国内好吃、好玩的很多,也很便宜,增加了很多我在国外生活没有的幸福感。”他说道。
但他发现,国内的人才密度太高,竞争太大。“当时在北京,身边认识的常青藤(大学)毕业的人,比我在美国认识的都多。大家都在国内,都在投那几个公司,而这几个公司招不了多少人。”林轩发现,身边不少学历很高的学生,都拿不到面试,这让他感觉压力很大。
而林轩难以忍受的是,国内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较大。“在互联网大厂,加班是常态。那时候(指2020-2021年中),在实习的公司里,都没办法按时下班。”他发现,即使是领导,压力也很大。
在新加坡Tiktok上班至今,林轩大多时候都是下午6点下班走人。除非紧急状况,上司不会在下班时间发信息、邮件给他,尤其是周末找他的场景,可能只发生过一两次。“国内公司不一样,领导想到什么事情,不一定特别要紧,随时发消息给员工,默认员工时刻保持上班的状态。”他对比道。
林轩说道,新加坡吸引中国人的一个原因还是,距离国内近,方便回家。身边一些美国回来的朋友,也会因为这个原因选择去新加坡工作。“新加坡很小,很多事情国内都能做,还会更有意思。”他认识的很多人,疫情前每年都会回国一两个月,“充充电”。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